让服务群众“直通车”直达“最后一公里”
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为有效应对网络时代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情况,省委提出“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完善为民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网络党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的理念,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应运而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综合平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建设“党建资讯、党务管理、党员教育、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五大服务模块,实现电脑、电视、手机“三屏合一”,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建设信息化支撑体系。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群众的功能和水平,构建“县、乡、村、组”四级为民服务体系,解决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一步加强网络党建资源整合优化、转型升级,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2014年6月,宁蒗彝族自治县被省委组织部列为第一批综合平台建设项目试点县,当年建成综合平台为民服务站点35个,其中县级为民服务平台站点2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站点15个,村(社区)为民服务站18个。2015年,宁蒗县顺利完成了剩余73个村委会综合平台为民服务站点的建设任务,并在全市率先将综合平台为民服务站点建设延伸到村民小组一级,建成村民小组综合平台站点8个。通过两年的艰苦努力和扎实工作,宁蒗县共建成县、乡、村、组四级为民服务综合平台站点116个,基本实现县、乡、村、组全覆盖,初步构建起以综合平台为依托的四级为民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联系服务边远贫困山区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是宁蒗县积极探索便民服务,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新途径。平台按照“项目化、集成化、网络化”原则,以试点为依托,以“网络为民服务站”平台建设为抓手,探索在县、乡、村、组构建四级为民服务体系,通过“电脑+手机+电视”,实现电脑屏、手机屏、电视屏“三屏合一”、“三屏互动”,切实把为民服务搬到群众身边,为群众搭建“便捷、高效、节约”的办事“直通车”,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党务入网,动态监控。依托平台功能,宁蒗县15个乡镇实现了一点接入、普遍联通,一套设施、共建共用,一个体系、高效服务的目标,从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整合资源,便捷服务。综合平台对县政务管理局、县民政局、县计生局、县人社局、县卫生局等各相关部门进行资源整合,把综合服务平台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两个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党务+政务”的融合服务。一些模式化文件可以初步实现互相共享,实时更新;整合的资源为群众搭建了一条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及时将群众申请办理的事项解决好。
网络审批,为民服务。综合平台通过“党建资讯、党务管理、党员教育、政务服务、便民服务”五大服务模块,多种方式、多项内容为群众服务,为群众提供了政策咨询、党务工作、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就业保障、救济帮扶、卫生保健等公共服务,提高了服务效率,成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好助手,初步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干部跑腿”再到“网络跑腿”的转变格局,让群众“事在村办,钱在村领,证在村拿,困难在村反映,问题在村解决”的工作目标初现雏形。
综合平台的建设,创新了服务载体,拓宽了服务渠道,改进了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水平。通过统一规划、分块实施、同步推进、分期建设的方式,努力达到“平台软件统一、办理事项统一、办事流程统一、服务管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工作职责统一”的目标,由以前群众跑、干部跑,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为现在的群众办事不出村、信息咨询不出村、技术培训不出村,真正实现“搭一座网络党建平台,唱一台为民服务好戏”,有力推进服务型社会建设。
(作者系宁蒗彝族自治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