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示公告 领导讲话 基层党建 组织工作 党史教育 先锋视角
党建引领促扶贫 服务基层“双推进”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27 18:00:51    点击率:141

党建引领促扶贫   服务基层“双推进”

——丽江市七举措力促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试点工作

  

  丽江市自在宁蒗县宁利乡和永胜县羊坪乡开展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整乡“双推进”试点工作以来,坚持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从七个方面实现了“双推进”。

  一是在体系建设上“双推进”。行政村设党总支,村民小组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设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纳入邻近村民小组党支部管理。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做法,针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及时建立党组织,两个试点乡先后在中药材、经济林果种植和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中成立了6党支部

  二是在队伍建设上“双推进”。强化县、乡二级扶贫机构及队伍建设,加强乡、村、组三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及时调整不胜任的党组织书记,把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强、服务作风好的党员选拔到书记岗位上来。实施以服务为主题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工程,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乡、村、组三级党组织书记轮训了一遍。选派11名优秀年轻机关干部到试点乡的村担任党组织常务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建立本地干部与外来干部优势互补的基层干部队伍。大力培养农村致富能手和乡土人才,为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在阵地建设上“双推进”。按照有服务保障、有服务场所、有服务制度、有基础台账、有工作目标、有产业支撑、有集体经济、有产业协会、有示范基地、有服务队伍的“十有标准”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和使用,整合办公场所、服务场所和活动场所,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由县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发改、财政、住建、扶贫等部门编制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规划,整合美丽乡村、“一事一议”等项目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部分基层村委会的厨房、大门等进行了修建改善。

  四是在资源优化上“双推进”。2014年起,每年给予每个村的工作经费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1万元;每年给予每个村(居)民小组工作经费不少于1000元。探索把涉农部门在农村的公益性小型工程设施投资形成的资产,转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红色股份”。宁蒗县设立“红色基金”90万元,专项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财政补贴和信贷扶持政策,引导支持村组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经营集体资金,推进村企一体化建设。

  五是在服务建设上“双推进”。以开展党委联席会议等形式,围绕培育特色产业、夯实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素质能力、完善社会服务、加强生态建设等,对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资金统筹考虑,优化布局,精准扶贫,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整合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地方整合配套资金,重点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居改造、社会事业、生态保护、素质提升6大工程,大幅提高基层生产生活水平。

  六是在增收致富上“双推进”。由县、乡、村三级党组织牵头,找准优势,确定主导产业、骨干产业和推进措施。由村民小组党支部牵头,逐户帮助找准增收项目,做到乡镇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积极推进示范建设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对现有农业产业品种作示范推广。依托村组活动场所、远程教育站点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努力实现户均1名劳动力掌握12项适用技术,切实提高党员群众自我脱贫的能力。认真落实“红色信贷”制度,为党员带头创业致富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广泛开展机关和乡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农村党员、先富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乡镇机关挂钩联系村组的“三结对一联系”活动,引导党员群众组成脱贫致富互助组或共同体,把党员领富工作落实到实处。

  七是在服务群众上“双推进”。大力推广“插甸经验”,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挂钩扶贫制度。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做好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规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建设,依托村组活动场所建设为民服务站点,建立村组干部轮流值班制度,开展民事代办、费用代缴等服务。建立县、乡、村、组四级领导干部党建责任区,由各级党组织书记召集,自下而上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切实解决扶贫开发整乡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工作顺利推进。宁利乡健全完善乡、村、组为民服务体系和民事代办机制,开通“5812371”专线服务电话、24小时收集群众诉求,及时分解下达服务任务,搭建为民服务快速通道,同时设立“农村120”党员服务队、“农村110”党员服务队、民事代办党员服务队、预防腐败党员服务队,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