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创新中青年干部培训模式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师爱红 发布时间:2015-02-05 10:40:30
2014年12月21日到26日,普洱市举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县(区)中青年干部研讨班”,研讨班采取领导授课、自由发言、随机点名发言、闭卷考试测评、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突出党性锻炼主题,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能力素质,迈出了深化干部教育改革的新步伐,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从严教学,联系实际学深学透。这次中青班一改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满堂式干部教育模式,强调学员的高度参与性。6天的培训中有一半以上时间安排的是要求学员必须参与其中才能完成的课程。每天上午的课程是听讲,下午分组讨论要对当天上午所授课程,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和讨论。研讨班中市委书记卫星,市委副书记胡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季,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军等市委领导分别做了专题讲座或参与了座谈。一些老师和学员议论说,像这样一个只有60名学员的班,市委书记做专题讲座,多名市委领导来授课的,从来没有过。在党性教育座谈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季同志还随机提问学员:“如何理解正确的政绩观?”“对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解?你是如何去落实的?”等等问题。 学员们说,“同学们热烈的发言中碰撞出来的不同见解和冲击出来的思想火花。让我们受到了深深启发和内心警醒,更让我们看到了各自的不足和彼此的差距。”
从严管理,用抓学风检验改四风成效。此次中青班的学员人选是经县(区)党委推荐、市委组织部反复斟酌确定的60名乡镇党政正职或曾担任过乡镇党政正职的县(区)正科级领导干部。市委书记卫星书记对做好培训班相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研讨班主题、学员范围、培训方式等提出具体要求,并明确了研讨班的主题、审定了研讨班方案。研讨班坚持从严管理学员,从严端正学风,制定了严格的学习纪律和考勤制度。学员都能够感受到此次培训管理的力度和严格的程度都远远超出以往,学员请假要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批准,写清楚情况说明,按程序报批。组织员每天都把考勤情况公示上墙,请假、迟到情况一目了然,就连中场休息时的迟到情况也当场公布,这在所有市委党校的研讨班次中也是首次。此次研讨班课程安排非常紧凑饱满,除了白天的学习,每天晚饭后观看新闻联播。接着,市委组织部组织学员谈心谈话,由1位部领导带一位组织部同志与学员一个个谈心谈话,每天谈到晚上11时后。请学员们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谈今后开展工作的思路和打算,谈谈对某个案例的处理方法等等。培训结束,60名学员全部谈完了一遍。严格的管理促使参训学员基本处在半封闭学习状态,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和讨论、自省和自查中,没有时间探亲访友、没有时间应酬接待,每天多一点收获、多一些感悟,找到差距,迎头赶上,使培训学习真正达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鲁学员说:“这次研讨班让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绷紧学习这根弦,始终坚守学习纪律这个基本要求,丝毫不敢松懈,在我任领导干部多年,无数次的培训经历中,像这样真学、真想、紧张的研讨班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可以说是触及灵魂、刻骨铭心。”
从严考核,在培训中了解掌握干部。在这期研讨班的办班过程中,市委组织部领导和干部科室相关工作人员全程参与其中,即坚持学习培训与考察评价相结合,“零距离”接触了解、考察识别干部,将培训期间的表现作为干部日常考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考察识别干部的新路子。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师跃任组长,成立了3个小组,全程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各考察组结合谈心谈话、分班研讨、大班研讨、学员论坛、考试测评和学习期间的表现,对每一名学员进行综合考察,确定考评结果。
组织部门与干部面对面交流、多角度了解、“零距离”接触的方式在普洱市干部教育培训班次中是首例,是组织部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工作方式的一种展现,能够让我们的干部在尽量表现自己的同时也清楚地看到用人部门的工作方式,避免一些干部会以为有一层“神秘面纱”挡住视线而处于迷惑不解、心存质疑的状态。宋学员说:“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明白了敬畏权力、敬畏法律是我们领导干部应有的执政良心准则。党性锻炼还得一直在路上,作为青年干部,我们一定要珍惜组织对我们的培养和厚爱,用清醒的头脑走完我们平凡的人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