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以问题为导向加强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9-17 16:03:27
按照中央、省委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普洱市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在随机调研过程中听意见、查实情、找问题、提对策,着力破解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难题。
着力解决责任空挡问题。针对“改非”干部所在单位推诿,不想管、不敢管的问题,市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的通知》,明确了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主体、管理办法等内容。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在各类会议上强调,非领导职务干部所在的单位党组织是日常管理主体,单位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须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充分调动非领导职务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的作用,并对各单位非领导职务干部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常态化督查指导。
着力解决管理松散问题。针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管理缺乏制度约束、弹性较大及非领导职务干部架子大、难驾驭的问题,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积极在“从严考核”上做足文章。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增加平时考核在年度考核中的权重。平时考核侧重考察非领导职务干部是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服从组织安排和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重视考核结果运用,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德才表现好、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非领导职务干部,可转任领导职务,也可提拨任用;对确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非领导职务干部,予以批评教育和诫勉谈话,并视情况进行调整、降职和辞退。近期,市委对督查中发现的2名擅自离岗的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对1名以生病为由、长期不上班的处级非领导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
着力解决舞台缺失问题。针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缺乏干事创业平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的问题,各县(区)、各单位从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特长及身体状况出发,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任务,让他们负责或协助分管某方面工作,做到有岗、有职、有责。比如: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委抽调了24名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作为市委督导组成员,参加督导教育实践活动。再如,澜沧县安排200余名熟悉政策、善做群众工作的处、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参与澜沧民用机场建设项目、茶祖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和澜阿二级公路建设项目(澜沧段)等35项中心工作,让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当主角”、“挑大梁”。
着力解决心态失衡问题。针对非领导职务干部存在失落感,情绪不稳定,不想干事、不愿干事的问题,各县(区)、各单位积极探索建立非领导职务干部关怀制度,政治上重视,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克服思想障碍,解决后顾之忧,卸下包袱,继续发挥“余热”。比如,孟连县各单位主要领导与76名“改非”干部进行了谈心谈话,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职务“升降去留”,自觉接受单位工作安排。澜沧县精心组织非领导职务干部参加学习培训或出席相关会议,让他们随时掌握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主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