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视野 选贤任能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3-15 10:40:38
澜沧县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的目标,以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积极稳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严的法规,建设了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更宽的视野,广开进贤之路。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解放思想去偏见,不拘一格选人才,把优秀的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一是选优配强党政正职。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县委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党委书记选拔任用工作的意见》,统筹全县干部资源,对重点岗位进行重点配备、重点管理、重点监督,在乡(镇)人大、政府换届中,把政治上强作为选配党政正职首要标准,优先选拔在维护边疆安宁、民族团结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干部,着重选拔敢于负责、原则性强、不怕得罪人的干部,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二是统筹调配选好干部。结合乡(镇)人大、政府换届,统筹调配优秀干部资源。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结合澜沧县少数民族较多的实际,坚持同等条件下优先培养、重点使用,加大对少数民族特别是对拉祜族、佤族、傣族、哈尼族等民族干部培养使用,2012年新提任科级干部中少数民族干部占81%;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在乡(镇)人大、政府换届中,配备了1名女乡党委书记,2名女乡长,在县直机关选配了3名女干部担任部门正职;注重培养年轻干部,2012年,新提拔的81名科级领导干部中,平均年龄33.7岁,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无论是班子换届,还是干部个别调整,都适当保留了一部分富有经验的同志,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年龄梯次配备;同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竞争性选拔3名副科级干部,为年轻干部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20名进入乡(镇)党委委员大学生“村官”通过任期内考核进行了公务员登记,拓宽了干部“入口”。三是继续推进干部交流。坚持把推进干部交流作为优化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班子活力、促进干部健康成长;把主要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以及因工作需要交流的干部作为交流重点。严格执行干部职务任期制,把干部的任免调配与依法任免干部统一起来,努力保持干部法定任期的稳定性。一年来,85名科级领导干部实行交流任职,其中有31名优秀的、任职时间长的乡镇领导干部交流回县直部门担任领导职务,形成了“让实干者有位,让空谈者靠边”的用人氛围。
二、更高的标准,彰显正确导向。面对发展机遇,以为契机,彰显鲜明用人导向,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创先争优动力。一是重品德,用政治坚定品行好的人。换届中,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并进行专项测评,从面对是非、困难、矛盾、名利方面检验干部的品德表现。着重选拔对党忠诚的干部,选拔在复杂环境下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党性纯洁、纪律严明的干部。着重选拔真抓实干的干部,选拔在促进澜沧科学发展中积极作为、有效作为的干部,敢于应对挑战、善于破解难题的干部。二是重实绩,用科学发展业绩优的人。突出业绩的标尺作用,在乡(镇)人大、政府换届考察中,完善考核指标,增设改善民生疾苦、化解矛盾纠纷、处置突发事件等指标,采取大会述职亮绩、群众评议验绩、组织考察核绩等方式,科学量化评价干部工作绩效,全县801人参加了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大会,773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群众代表参与了民意调查。在日常考核中,推行干部实绩公示制,综合运用年度考核、专项考核、重点工作任务考核等结果,与实地考察比较印证,定位实绩档次,选用善谋发展、业绩突出的干部。三是重基层,用扎根一线踏实干的人。结合乡(镇)人大、政府换届,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以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把基层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主阵地,一方面,县委对乡镇党委、人大、政府领导班子的调整配备工作立足于抓早、抓紧、抓实,统筹优化县乡领导班子结构,注重干部年龄、知识、专业和阅历的互补,遴选12名任职时间较长、工作经验丰富的乡镇党政正职到县直部门重要岗位任职;从县直部门选派22名30岁左右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其中有5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拓宽干部选任渠道,调任16名事业单位年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乡(镇)任党政副职,形成“基层干部上得来、机关干部下得去”的生动局面。另一方面,大力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形成了“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氛围,干部队伍活力得到有效激发。2012年,新提拔的81名科级领导干部中,69%的干部选拔自乡(镇)一线岗位。
三、更严的法规,规范选任程序。县委始终把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法规作为选人用人工作的基本规章,严格按照规定的原则、标准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一是严把推荐考察关。无论是乡(镇)人大、政府换届,还是日常干部提拔,坚持把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必经程序,严格执行干部考察“三个扩大”、“三个结合”和“四个公开”。即扩大民主推荐范围、扩大个别谈话推荐范围、在考察廉洁自律方面扩大听取意见的范围,扩大范围达25%以上;把平时考察与使用考察相结合、听取意见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考察干部的一贯表现与关键时刻的表现相结合;公开考察组人员名单、公开考察谈话和测评范围、公开考察职位、公开考察纪律。二是严把廉洁自律关。加大对干部任前档案的审核,坚持干部选拔任用前听取纪委、检察院、审计等部门意见制度,实行干部提拔任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三是严把决定任用关。认真落实县委常委会和全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票决制,任前公示制和任前廉政谈话制,对群众反映有问题的人选,一时弄不清问题的暂缓任用,切实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2012年,县委常委会共票决干部10批513人,其中提拔81人;积极推行全委会票决任用乡(镇)党政正职,全委会闭会期间,对提拔任用的11名乡(镇)党政正职的任用征求全委会成员的意见。
我们在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相关规定中,坚持政治坚定、群众公认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主线,使干部任用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为推动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