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考核+双向测评+定性定量 云南省普洱市创新组织部长考核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2-24 10:29:51
三层考核+双向测评+定性定量
云南省普洱市创新组织部长考核
普洱市以“三层考核+双向测评+定性定量”为主要内容,创新组织部长考核评价机制,促进组织工作更加主动地融入党委中心工作,更加有效地推进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更加自觉地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服务普洱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目的:“问题+实干”,考核成为从政行为的“风向标”
实现组织工作科学化,有效解决信念滑坡、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根源问题是关键。创新组织部长考核,就是让组织部长从自身做起、从问题抓起,以更加严格、具体、务实的作风,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组织部门。一是抵制信念滑坡。以考核为“风向标”,促使组织部长出实招、真招、硬招,加强思想建设、理论武装和道德修养,建立党性锻炼基地,强化党性锤炼,解决好思想滑坡、信念动摇、立场不稳、原则缺乏、形象折损等理想信念不坚定问题,引导组工干部在意识上讲党性、在行为上重品行、在工作上做表率,保持思想纯洁。二是克服官僚主义。以考核为“风向标”,促使组织部长以身作则,带领组工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直接深入一线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大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解决好作风粗暴、方法简单、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拍脑门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等官僚主义问题,自觉在全市大局中审视、思考、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塑造为民、务实、清廉的组工形象。三是力戒形式主义。以考核为“风向标”,促使组织部长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靠前指挥抓落实,一本经念到底、一件事抓出头,解决好基层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盆景效应”,擅长布置场面、营造气氛,以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看来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实际是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等形式主义问题,推动组织工作在出特色、求突破、上水平中提高效能、效益和效率,让一切回归本色、本真和本源,让形式主义没有市场。
实践:“三层考核+双向测评”,考核定级呈现“立体式”
把创新作为一种理念来强化,作为一种品格来培养,作为一种境界来追求,深入实施县(区)委组织部长考核创新,形成活力竞相迸发、成果充分涌现的生动局面。一是三层考核,多维度评价。以三层考核保证考核的全面性。第一层,市委组织部派人组织,在本县(区)委组织部干部职工会上述职考核;第二层,结合市管干部年度考核,在县(区)委班子中述职考核;第三层,在市委组织部副科实职以上干部参加的年度总结大会上述职考核。民主测评设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自身建设4个固定项目和重点工作、创新工作2个非固定项目,每项明确具体内容,分设分值。测评表分A、B、C三类,分别由市委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县(区)委组织部长、市委组织部副科实职以上干部填写,实行结构化计票。二是双向测评,全方位考核。以正向和反向“双向测评”确保考实组织部长的德。正向测评设定“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4项指标,主要围绕政治立场、宗旨观念、党性修养、职业操守、工作作风、廉洁自律、道德品行、生活情趣等界定评价要点;反向测评围绕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影响较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评价重点,包括大局意识差、不敢坚持原则,责任心不强、怕承担责任,组织观念不强、不服从组织安排,不遵守社会公德,作风不检点等,有效提升了测评质量。三是定性定量,科学化定级。根据定量考核总分确定四个定性考核等次:90分以上为优秀,80—89为称职,70—79为基本称职,70分以下为不称职。定量考核总分=市委组织部民主测评分×70% +县(区)委组织部民主测评分×10%+年度考核分+表彰加分。其中,市、县(区)委组织部民主测评分均为:民主测评分=(“优秀”票数×1+“称职”票数×0.8+“基本称职”票数×0.6+“不称职”×0)÷总票数×100。年度考核分为:考核为优秀、称职、称职基本的分别加20分、16分和12分。表彰加分为:考核期内组织部长本人或单位受国家、省部、州市级表彰的分别加10分、6分和3分,一项表彰以最高分计。
成效:“结果+运用”,考核成为组织工作的“催化剂”
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推动工作、落实任务的“催化剂”有效运用,充分调动了组织部长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努力在深刻认识、把握和遵循组织工作规律上下功夫,在服务大局中实现组织工作效益的最大化。一是考出了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创新考核,在县(区)委组织部长头上加了一个“紧箍咒”,让他们以实现组织工作科学发展、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己任,推进组织工作与 “妙曼普洱、养生天堂”建设大局的深度融合,作风更扎实了、措施更具体了、力度更强劲了。县(区)委组织部长都说:三层考核、双向测评,让我们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奋力推动组织、干部和人才工作出特色、迈台阶、上水平。二是考出了压力。压力就是动力。创新考核,让县(区)委组织部长同台竞技,增强正向压力,以高亢的激情和扎实的干劲,讲原则而不保守、讲规矩而不僵化、讲严谨而不刻板,在本职岗位创先进、争优秀,顺利实施“率先跨越发展先锋”、“年轻干部培养”和“绿色发展千人聚才”“三项行动”,以“三五”群众工作强化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让“孟连经验”保持旺盛活力,实现组织工作出新、出彩、出效。三是考出了活力。活力就是效率。把考核结果作为组织部长选拔任用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2012年,对考核为优秀的3名组织部长给予优先提拔任用;对考核为称职、工作总体较好的4名组织部长进行谈心谈话,分析不足、指明方向、明确要求;对考核为称职、不宜连任的3名组织部长进行组织调整,激发了组织部长“快马加鞭”的干劲,队伍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业绩精彩纷呈。
创新组织部长考核,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交流经验的平台和比试业绩的擂台,推动了组织工作资源向发展资源的有效转化。实践证明,具有活力的考核评价机制,是促进改革创新的一剂强心针,是强化责任落实的一把利刃剑,是检验工作成效的一枚试金石,是促进组织工作科学化发展的一股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