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新、实、严”三招锤炼年轻干部党性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师爱红 发布时间:2015-02-05 10:47:22
为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锻炼,普洱市首次举办了部分38岁以下处级、35岁以下科级两个年轻干部党性锻炼班,聚集党性锻炼,迈出了深化干部教育改革的新步伐,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突出“新”。处级、科级年轻干部党性锻炼培训班一改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满堂式干部教育模式,组织全体学员参加了集中军训、瞻仰先烈、外出劳动、座谈交流、专题讲授,参观了党校党性党风党纪陈列室、普洱军分区军史馆,从温了入党誓词,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撰写了党性分析材料,开展了气排球和即兴演讲比赛等活动,整个培训形式新、内容新、管理新,是深化干部教育改革的一次新尝试、新探索、新突破,为今后突出以党性锻炼为主题的干部教育培训确立了新方向。通过理想信念专题教育,特别是到宁洱瞻仰先烈,学员普遍反映,这次参加党性锻炼培训班,感到精神上又补了一次“钙”,是一次精神寻根,是一次信仰朝圣,是一堂特殊党课,读到的是信念与奉献,感到的是使命与担当。尤其是看到杨正元家离城那么远,那么偏僻,他又那么年轻,却有着那么坚定的信念和敢于牺牲的精神,真正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信仰力量真强大。市委常委、组织部杨季部长到培训班座谈,在认真听取了学员发言后,针对当前年轻干部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形势任务,深入剖析根源,对坚持不懈提高党性修养提出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大家反映,自己过去一些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权力观得以“矫正”,“软骨病”、“近视眼”、“咽喉炎”等这些年轻干部身上常有的毛病得以“纠治”,这对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做一名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是一次重新审视和激励鞭策。
抓住“实”。培训班采取校内与校外、白天与晚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立体式、全程式、高强度推进。使每一项内容安排不搞形式、不走过场,让每一个参训学员都在体验军训之苦、缅怀先驱之坚、感受劳动之累后,通过比较、反思、自省来提高个人党性修养。党性锻炼班安排了全体学员到南岛河村帮助老百姓整修公路,虽逢冬季,但午后阳光炙热,每个小班分段包干后,叮叮当当干得热火朝天。结束时,两公里路面平整完好,许多人手上起了泡,大箐河小组的老乡及路过的人看到后说“这场领导不是来玩的,干劳动还真吽!”。回来的路上,大家感叹“比军训累多了”,如果干上一整天绝对累趴了。彼此换位思考,转变角色来体验,当农民的就是不容易,过去自己在感情上确有疏远群众、忽视群众利益的倾向,甚至认为一些群众是“刁民”,做群众工作是“找马蜂叮”,这是宗旨淡化、党性退化、担当软化的表现,想想“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认真地干点正事、做点实事、办点好事为老百姓才是最实在的。参加党性锻炼班,干劳动不只是流了一身汗、磨了一点皮,更重要的是加深了群众感情、唤回了实干作风、强化了为民责任。真正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只有干部辛苦,群众才能幸福”的真谛。
厉行“严”。整个培训过程,市委组织部安排人员全程跟踪督导,市委党校9位老师(其中4名组织员)自始至终全天候式跟班管理,和学员一起同吃、同住、同军训、同体验、同劳动,做到既当先生又当学生,既做管理又受教育,确保了严格管理到位、要求落实到底。党性锻炼班全体学员通过集体军训,组织纪律明显增强、作风形象大为改观。反映在整个培训期间,虽然大家在体力上感到比较疲劳,但都能按时到课、按签就坐,而且坐得住、听得进,不玩手机、不讲小话,不随便请假、不随意走动。外出体验教学时,统一着装、统一行动,注意言行、注重形象,真正把好作风、好纪律带到了所到之处。据党校领导和教职工反映,这两期培训班学员在党校之前举办的各种培训班次中作风纪律表现是最好的。十天里,没有人因私事请假的情况,个别因工作之事需请假的,都认真履行了正常请假手续,整体真正树立了好学风、好形象。
这次党性锻炼班之所以办得好、有实效,关键在于:一是市委的高度重视和组织部的全程参与管理,这是关键所在;二是坚持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从纪律抓起、从作风抓起,做到抓而有力、一抓到底,这是根本保证;三是采取多路径、多方法、多形式正面积极引导学员加强党性锻炼,这是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