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县“五个抓手”彰显基层党建新成效
来源:云南基层党建网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23 16:03:34
景谷县“五个抓手”彰显基层党建新成效
(景谷县委组织部)2009年,景谷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通过抓硬件、抓设置、抓队伍、抓服务、抓责任,基层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抓硬件打基础。强化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的领导,落实工作措施,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党建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组,将活动场所建设作为重点督查内容。通过层层签订专项目标责任状,落实资金保障,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和县财政补助村级活动场所维修资金,共筹措420万元资金用于建设剩余42个村级活动场所,确保2010年4月底全面完成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任务;明确盘活国有土地的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用于村级活动场所附属工程建设。加快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以电信宽带模式为主,争取利用卫星模式,依托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站点加快建设步伐。坚持因地制宜,把村级集体经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统筹考虑,制定发展规划,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集镇建设、培育产业、开发资源、盘活资产、创办实体、提供服务等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年收入在5000-10000元的村有30个,10000-30000元的村有2个。
二是抓设置强组织。按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原则,及时调整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新设立行政村党总支7个,下设57个村民小组党支部;制定“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工作计划;把党组织活动与发展农业、建设新农村、农民致富增收结合起来,采取灵活、分散、规模适中的党组织活动方式,建立“党员活动中心户”948户,延伸党组织教育和管理的“触角”。建立发展党员责任制,着力消除“党员空白村民小组”,实行领导包村、包组,实行问责制;推行发展党员推荐制、公示制、票决制,加大在村组干部、种养殖大户、农村致富能人、外出务工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2009年,共发展党员522名,消除“党员空白村民小组”122个。
三是抓队伍强素质。按照“三个一”要求,抓住理论武装、日常管理、创新力建设、执行力建设和民主集中制五个重点,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4名村党组织书记;抓好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推行“双述双评”,加强村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抓好大学生村官管理和服务工作,努力为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创造平台。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建立由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等部门组成的教育培训委员会,负责编制全县党员教育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创新教育培训形式,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2009年,共举办培训班39期,培训党员干部4500余人次;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完善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建立党员党组织信息库。
四是抓服务聚民心。把威远镇、正兴镇作为建立“农民服务站”试点乡(镇),集中服务窗口并定期到村流动服务,其余乡(镇)至少确定3个村做试点,为农民提供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制发《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共建活动的意见》,县级各单位党组织与农村村级党组织结成城乡共建对子51对,积极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提供资金、项目、信息、技术、人才等全方位支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广泛开展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农村党员、先富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党员、党员结对帮扶群众的“三结对”活动。开通“12371”党员服务咨询电话。开展“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行动”,发放关爱资金23万元。
五是抓落实保成效。强化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工作部门组织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抓党建工作报告制度、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下级党组织负责人向上级党组织进行党建工作述职制度;成立基层党建工作督查组,加强对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督查;完善党建工作经费投入机制,将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2009年,投入党建工作经费190多万元;制定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把抓党建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工作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惩的重要依据。(景谷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