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县实施“四个一”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来源:云南基层党建网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23 16:05:10
景东县实施“四个一”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景东组织部黄丕鹏)景东县全面实施“一个好思路、一个好制度、一个好帮手、一个好班子”“四个一”工程,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因地制宜选项目,发展思路突出一个“清”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桑则桑、宜烟则烟、宜商则商,不搞“一刀切”、“一窝蜂”。安定乡鼠街村充分发挥地处乡政府驻地及鼠街中心地带优势,投资开办饭馆,承办各种宴席,并依托当地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为顾客奉献“大帮腔”、“羊皮舞”、“跳菜”、“打歌”等精彩文艺大餐,探索出了符合村情实际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锦屏镇董报村抓住县委政府大力发展烤烟机遇,盘活100余亩村闲置土地,采取承包给懂烤烟栽培、烘烤技术的种烟大户经营,既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又为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打工门路,带动了村民发展烤烟致富。锦屏镇景范村采取“支部+协会”模式发展养鱼业,协会会长由村支部书记兼任,渔农养殖,协会销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文井镇开南村将780亩村集体林通过竟标形式,承包给本村村民经营,每年有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规范管理抓资产,制度健全突出一个“好”字。结合村干部“述职述廉”、离任审计、村(党)务公开,集中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进行摸底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村级集体资进行造册登记。明确集体资产拍卖流转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即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决议和实施结果公开。全县各村按照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要求,普遍设立了村(党)务监督员,重点对村集体资产、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并将监督情况通过公开栏或在村民大会上进行公开。
真情帮扶谋发展,突出一个“实”字。针对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过程中存在的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问题,县委统筹考虑,精心谋划,采取结对帮扶形式,县直部门(单位)分别挂钩联系166个村。围绕为帮扶村“带出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理出一个好思路,形成一个好制度,建设一块好阵地,兴一项致富产业、帮带一名大学生村官”要求,共为结对村带去项目205个,落实帮扶资金328万元,提出合理化建议172条。按照“党委干部驻弱村、政府干部驻穷村、政法干部驻乱村、业务干部驻产业村”的工作思路,选好选优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求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与大学生“村官”一同协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突出一个“活”字。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按照“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的要求,把是否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不强、群众是否信得过作为选拔任用村干部的标准,大胆启用“双带型”、“双强型”能人,努力做到“选准一个人,带好一班人、致富一村人”。从乡镇机关科级后备干部中,选派愿意从事村级工作的优秀年轻党员到村担任支部书记,及时对不作为、乱作为、软弱涣散、瘫痪半瘫痪、群众公信力低的村党组织进行整顿。认真抓好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835名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纳入到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保证村级干部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