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两“真”两“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4-20 09:18:36
普洱市注重分类突破,分领域统筹,坚持把基础组织建设年作为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夯实基层、保障率先跨越发展的重点工作抓紧推进。
下真功摸底排查。严格按照评分办法所定量化指标开展摸排工作,坚持不留盲点、不淡化指标原则。明确由县级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乡镇党委、市直机关工委、非公经济组织工委和社会工委具体组织实施,对所属基层党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摸底,逐一登记建档,逐级上报。采取在所属党支部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听取上级党组织意见等方式,以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为基础,抽选2024名工作队员组成506支调查小组实地摸底排查。调查摸底中,确保所属党支部党员参与率达到100%。对外出或生病的党员,采取电话、邮件、上门走访等办法听取意见。
动真格分级定档。严格把握扣分权重,分级定档不分名额,不定比例,不设底线,事实求是进行,具体评定不搞一刀切,注重综合评价,以之前开展的后进村(社区)整顿成效为前提,综合考虑平常工作实绩,同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确保分级定档结果客观准确。明确2011年以来被命名(表彰)为县级以上基层党建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直接定级为“好”,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班子成员出现违法违纪现象的,原则上不能定为“较好”及以上。
出实招建强组织。根据分级定档情况,要求不同档次党组织以“好组织锦上添花、较好组织更上层楼、一般组织勇攀高峰、较差组织力争上游”为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督促全市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展“加档提速、减档加油”整改巩固提升工作。依托村(居)民小组和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载体实施“支部下移”工程,加大在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流动党员中组建党组织力度。注重保障投入,每年每个(村)社区投入2万元和5万元党建经费,对整改工作扎实的加大奖励力度。投入430万元专项经费,分别从坝区、半坡、山区选择一批样本村作为分类推进党建示范点。大力打造43个市级领导党建示范点和21个创先争优党建示范点,切实发挥党建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专项活动“联述联评联考”制度,把基层组织整改提升工作纳入组织部长“三层考核、双向测评”重点,用健全的制度保证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取得实效。
重实效抓好班子。启动“年轻干部培养行动”,选拔10名30岁以下的干部到乡(镇)担任党政正职,推动干部上下交流,选派103名素质好、潜力大、学历高的27岁以下干部到乡(镇)挂职担任乡(镇)党政副职,实现全市每个乡(镇)都有1名挂职干部,对去年进入乡(镇)党委班子的10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跟踪培养。根据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情况,及时调整不胜任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或面向社会选聘党员干部担任工作薄弱村(社区)“第一书记”,帮助整顿后进党组织。抓好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轮训工程,上半年内完成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强社会管理集中培训和新任党组织书记任职培训。党的十八大召开后,运用各级培训机构,举办各支部书记、副书记参加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班,确保培训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