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积极帮助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
来源:云南基层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20 13:07:40
搭建管理平台,完善选用机制。一是严格选拔标准。按照大学生“村官”选拔任用程序,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每年有组织、有计划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二是严格财务管理。规范大学生“村官”各项补贴的财务管理,对各项补贴实行透明管理,确保大学生“村官”各项待遇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三是严格考核奖惩。严格执行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制度,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和联系帮带制度,严格考勤管理,逐级落实管理责任,严禁以任何理由长期借用或截留大学生“村官”,将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搭建培训平台,提升综合素质。将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根据大学生村官的心理特点、所学专业、性格特长等因素,制定大学生村官培训制度,依托乡(镇)业余党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边疆党建长廊”党员书屋等,重点培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涉农政策法规及农村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使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基层实际,掌握农村工作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搭建交流平台,推进信息交互。针对大学生“村官”思想活跃、工作热情高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等情况,我市注重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沟通和引导,一是组建了普洱市大学生“村官”QQ群,在线解答大学生“村官”疑问,增强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互动。二是指导大学生“村官”运用“普洱党建网”平台报送信息、传递资料、接受培训与咨询,在“普洱党建网”设置专栏,积极弘扬村官典型优秀事迹,展示大学生“村官”风采,树立形象,典型引路。
搭建创业平台,激发工作热情。从农村发展出发,围绕茶、林、咖啡、烟草、蚕桑、橡胶、生物药、渔牧等支柱特色产业,按照“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宜渔则渔”的总体思路,在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小额贷款、信息咨询、税费减免等方面积极给予政策扶持,推动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镇沅县大学生“村官”王云坤承包70余亩土地,与当地群众投入14万元,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墨江县那哈乡格牙村大学生“村官”付志平带领当地群众发展网箱养鱼,该村养鱼户从2010年的28户发展到42户,网箱个数从338个增到606个,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89元增加到1100元,户均增收2.03万元。(市委组织部 陈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