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组织女民警和各党支部书记到杨善洲林场参观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镇沅县 发布人:镇沅彝族哈尼族祜族自治县组织部 作者:公安局 查正萍 发布时间:2011-12-28 16:25:20
2011年12月12日,普洱市镇沅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蒋丹青带领妇委会和局党委下设七个党支部的支部书记一行22人,到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大亮山“善洲林场”实地参观学习杨善洲的先进事迹,亲身体验“善洲精神”,感怀杨善洲的崇高精神,深切缅怀杨善洲老书记。
一位生前曾获得过十二项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地委书记,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在1988年6月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不仅如此,他还带领群众修建了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余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同时,于2010年5月5日,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把6万元捐赠给了大亮山林场。究竟是什么力量和信念在支撑着他,让老书记的人生如此璀璨炫目……带着无限崇敬之情,经过数十个小时的颠簸后,民警们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来到了“善洲林场”。走进林场,一片片林海映入眼帘,老书记20年前亲手栽种的松树整齐挺拔、郁郁葱葱。在林场讲解员的引领下,民警们来到老书记长眠的雪松下,怀着对老书记无比崇敬的心情,向苍松翠柏环抱的老书记骨灰安放地肃立鞠躬致敬,寄托了对老书记的无限哀思和缅怀之情。随后,在林场讲解员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了林场创办至今的发展变化以及杨善洲同志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事迹,参观了展览室和部分林场。参观学习中,在杨善洲生前开荒种树时曾经学习、办公、居住、生活过的四处透风和简陋矮小的窝棚里,屋内摆放着用木头和树枝搭起的铺垫着龙须草的床前、在一块窄窄的木板搭成的书桌、墙上挂着的蓑衣草帽、地上摆放着锈迹斑斑烧水的壶、瓦罐前……仿佛又出现了老书记身披斗笠,头戴草帽,在大山里忙碌的身影。在老书记生平事迹展室里,看着老书记洗得发白的衣服、沾满泥土的布鞋、马灯、锄头和水壶,无不记录着老书记艰苦朴素、清贫简朴的生活痕迹。民警们一边参观,一边聆听着林场讲解员介绍老书记的一个个真实的事迹,老书记崇高、伟大的形象鲜活、生动地刻画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老书记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不畏艰难困苦、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让大家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和灵魂洗礼。
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大家深切感受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坚守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杨善洲的一生,是难得的一生!其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观、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为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树立了楷模。民警们纷纷表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艰苦创业、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学习他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要以他为榜样,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本职岗位上创先进、争优秀。并将自觉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向杨善洲同志看齐,不断提升思想境界,转变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立足本职争创一流业绩。
结合参观学习实际,蒋政委要求:每一名民警特别是党员民警,要学习杨善洲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要努力践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像杨善洲同志那样,把满腔热情化作对党忠诚、对事业挚爱的实际行动,圆满完成各级党委赋予的各项公安保卫工作任务,以一流的工作业绩、扎实的工作作风取信于民,努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外出参观学习期间,民警们还参观了腾冲县和顺古镇,并瞻仰了滇缅抗战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