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管好用活到村任职常务书记确保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0-16 16:41:26
普洱市从落实派出单位责任、严肃驻村工作纪律、强化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到村任职常务书记的教育管理,力促常务书记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全脱产下派,确保常务书记吃住在村。市委把选派常务书记工作纳入派出单位年度目标任务考核内容,采取“全脱产”的形式,从市县两级下派761名党员干部到分类定级为“一般”和“较差”基层党组织担任常务书记,工作与派出单位完全脱钩,要求常务书记每月驻村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0天,年内对所驻村农户走访一遍,做到吃住在村,工作到户。
出台硬性规定,严肃驻村工作纪律。市委组织部明确规定,常务书记驻村工作期间须做到“五要五不准”,即要服从组织,严明纪律,不准无故缺席,擅自离岗;要廉洁,树形象,不准在村报销个人费用,收受礼品;要艰苦朴素,作表率,不准公款大吃大喝;要讲团结,善协作,不准拉帮结派,相互拆台;要解民忧,办实事,不准搞形式主义。
强化跟踪问效,工作表现不好“召回”。市委组织部结合开展随机调研活动,每季度以暗访方式抽查常务书记驻村开展工作情况,抽查结果以一定形式予以通报。对工作扎实、表现优秀的常务书记,列入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对表现差、成效差的,及时“召回”,或由接收乡镇报市县组织部同意后“退回”,该干部的年度考核为“不称职”,并由原派出单位重新下派干部。
一对一帮带指导,力促常务书记作用发挥。市委要求派驻乡镇主要领导与常务书记结成“一对一”帮带对子,面对面交流农村工作心得、手把手地传授基层工作经验,解答工作中的疑难困惑,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农村工作,融入基层群众。截止目前,全市选派的常务书记驻村后,累计调整后进村“两委”班子成员32人,发展党员850人,制订发展规划1030个,上致富项目600多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00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53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