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依托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壮大农家书屋功能
来源:云南基层网络党建普洱墨江县 发布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 作者:中共墨江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11-08-25 10:49:16
墨江县依托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壮大农家书屋功能
近年来,墨江县把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与农家书屋建设有
机结合起来,建立了“建、管、用”并举的管理机制和长效机制,不断壮大农家书屋综合功能,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党员活动的“主阵地”、农民致富的“加油站”、展现农村文化的“大舞台”、引领党员群众致富的“助推器”。
整合资源建成“农家书屋”。把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与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党员活动户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重点村建设有机结合,一同规划、一同建设,不断完善书屋设施及功能。把农家书屋建在村委会,用活、用足村级活动场所建设项目资源,解决农家书屋无场地的问题;把农家书屋建在自然村文化活动室,充实完善自然村活动室的文化功能;把农家书屋建在党员活动户家中,解决活动户无学习资料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县依托村级阵地建设和新农村、重点村项目建设,已建成村级农家书屋11个,自然村活动室书屋85个,党员活动户书屋150个。目前村级农家书屋正在筹建45个,拟于明年修建40个,力争在2012年实现全县168村(社区)村级“农家书屋”100%覆盖,实现自然村农家书屋配备率达20%。
城乡互动汇成“文山书海”。发挥城乡组织互联共建优势,在县级机关各级党组织中开展“党报党刊二次利用”活动,组织县级挂钩扶贫单位开展各种图书捐赠活动,发动企业、学校等社会各界开展爱心图书捐赠活动,不断丰富“农家书屋”的资料书籍。书籍包括政策性文件、理论研究、法律、科技、文化、生活、少儿、综合等八大类400多种,内容涉及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文化教育、法律法规、少儿读物、医疗保健、种植养殖等方面。同时,结合墨江农业种养殖结构,在书籍的配备上加大了烤烟、茶叶、蚕桑、核桃种植及渔业养殖、生猪养殖等方面图书的投放力度,使图书配备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规范管理促成“运转有序”。为保证农家书屋正常有序运转,真正成为党员学习的好阵地、农民致富的好课堂,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一是配备兼职管理员。针对很多农民不懂书中药物配方、公式计算等问题,为村级“农家书屋”配备了由驻村大学生村官兼职的管理员,为农家书屋进行分类编程、指导农民阅读、培训等综合管理。同时,为农民配备了出版物借阅登记证、图书目录登记本和征求意见本,要求书屋每周至少开放3次,开放时间每周不得少于20小时,使书屋实现开门多、管理好、更新快。村组农家书屋由村民小组长兼职,党员活动户书籍由本户党员负责管理。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各村成立“农家书屋”管理领导小组。统一悬挂《农家书屋借阅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职责》和《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实行书架、书籍统一编号,推进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截至目前,共举办图书管理人员上岗培训班8期,为农家书屋培养了60名辅导老师,共借阅书籍8900余次。
发挥效能办成“万能课堂”。注重发挥“农家书屋”的阵地作用,将书屋与党员活动室、村民文化活动室、科技培训室相结合,共同开展活动,提高书屋的利用率和综合效能。墨江县利用农家书屋学习资料多、学习环境好的优势,组织党员开展讲党课、学政策活动。开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村党员群众学习各种农村实用技术,不断提升农村党员群众的致富技能。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在农闲时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远离赌博、远离封建迷信,树立社会主义知识型农民的新形象,为他们搭建致富桥梁,帮助他们致富增收,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从外地打工回来的通关镇荣平村村民郭志朋,从书屋“取经”搞起了茶叶加工及肥猪养殖,年收入达8万余元;龙坝乡竜巴村妇代会将广大农村妇女组织起来,利用农家书屋开展各类民族文艺表演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全县建成的246个农家书屋已让27500人受益,农家书屋正成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政治法律、农业生产等各类知识的“文化粮仓”,成为了展现农村文化、引领党员群众致富的“万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