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库区“移民”变“渔民”闯出一条移民发展新路子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6-05 10:28:20
墨江县境内水系纵横,分布着“三江五河”,全县已建、在建、拟建中小型水电站20座,水库蓄水后宜渔水面将达18万余亩。墨江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采取多项措施引导移民发展渔业,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建立平台促发展。成立渔业发展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全县渔业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科学编制渔业发展规划,制发加快渔业发展意见,明确目标要求、政策措施。2010年,打破地域限制,向社会公开招考、选聘水产专业技术人员优秀技术能手,充实全县渔业发展的技术力量。强化对渔业的组织领导,壮大生态鱼养殖技术队伍,为全县渔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人力和技术保障。
政策扶持助发展。抓住实施山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综合开发等机遇,以建设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县为契机,积极争取渔业发展的项目支持和资金扶持,积极申报罗非鱼出口基地备案工作。全面制定落实“三补助(每投放1口标准网箱补助500元、因病害鱼苗损失每口网箱补助300元、因灾网箱受损每口补助1000元)、一支持(支持每户养殖户一年期5万元以内养殖贷款、并给予5%年利率贴息)、一挂钩(实施县级单位、库区乡镇与养殖户挂钩帮扶)、一投资(鼓励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个体工商户投资养殖生态鱼,从根本上引导农户走出认识误区,用行动带动移民)、一保障(县级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资金,以“以产定补”的方式作为奖励资金和工作经费)”等政策措施推进渔业发展。目前,各级各部门挂钩联系养殖户涉及5个乡(镇)13个村37个小组196户,规模达1848个网箱。
科技支撑推发展。以不同鱼苗品种、不同放养密度、不同饲料品牌、不同养殖季节为重点,抓好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场建设,对比试验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强化技术服务,加强健康、生态养鱼技术的推广,注重品种搭配、密度控制、科学用药等,最大限度减少自身污染。围绕渔业发展重点和渔业生产关键环节,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针对鱼苗投放培育、越冬、病害预测及防治等工作,加强渔业实用技术培训,实现生态鱼养殖区管理措施、政策落实、技术指导、病害防治全覆盖。
招商引资带发展。以扶商、稳商、亲商、富商和互利共赢的招商理念,引进云南新海丰食品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云南海王水产有限公司,建设鱼片加工厂;引进海南新吉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云南亿龙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水产良种场,生产培育优质鱼苗;引进以生产鱼用饲料为主的综合饲料加工企业,解决水产品销售、饲料加工和鱼苗供给三大问题。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进,扶持建立起“企业+基地+农户”的渔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为渔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养殖户走访调查,解民忧,破难题,办实事,各级各部门加大对养殖户扶持力度,全县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鱼苗生产、饲料和水产品生产加工与销售、渔用物资销售、休闲渔业等相关产业得到发展,库区移民收入大幅增加,库区“移民”变为“渔民”。 2011年累计投放网箱6638口,渔业养殖面积达2.5万亩、鱼苗3500万尾,实现产量1万吨、产值突破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