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区“三查三看”促“四群”教育见成效
来源:云南网络党建普洱 发布人:普洱市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1-23 10:39:25
思茅区立足干部作风明显改进、群众得到真正实惠的目标要求,开展“查驻村联户,看深入基层够不够;查帮扶措施,看解决问题多不多;查下派干部,看履行职责实不实”的“三查三看”活动,深入推进“四群”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查驻村联户,看深入基层够不够。按照区级领导干部和科级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3个月、区级领导每年驻点时间不少于10天、科级领导每年驻点时间不少于7天、乡镇干部每年驻点时间不少于60天、各单位人民勤务员每年驻点工作不少于30天的要求,查领导蹲点联户、部门挂村联户、干部包片联户、党员结对联户的具体情况,看深入基层的时间够不够。活动开展以来,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达10000余天,开展民情恳谈7800余次,撰写调研报告400余篇,记录民情日记10000余篇。
查帮扶措施,看解决问题多不多。查看在帮助村级发展集体经济方面,有没有提供有效服务,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在帮助群众提高素质方面,有没有开展教育培训;在帮助群众致富方面,有没有按照 “创业致富先锋行动”方案有效实施;在帮助群众解决难题方面,有没有帮助基层解决矛盾困难,谋划发展思路。目前,帮助乡(镇)、村(组)、社区、企业理清发展思路500条、完善村务管理制度400余条、开展村民培训600余期,建立宣传栏200余个、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000余件。
查下派干部,看履行职责实不实。查各单位、各部门下派的新农村指导员、挂职年轻干部是否到位,是否按照《思茅区新农村工作队员、百名挂职干部管理考核办法》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大学生村官有没有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没有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有选派党建指导员的单位,查党建指导员到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挂钩联系的具体情况,有没有指导、完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目前,全区各级下派干部基本融入基层,积极帮助驻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