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基层“软骨病” 搭为民“服务桥” 解群众“烦心事”----南华县真抓实改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信于民
作者:吴学剑 发布时间:2014-09-05 08:30:00 点击率:81
在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南华县把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出的突出问题作为主要切入点,通过破除基层“软骨病”、搭建为民“服务桥”、化解群众“烦心事”三大举措,扎实推进整改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信于民。
破除基层“软骨病”。针对群众反应比较强烈的部分部门单位、乡(镇)村领导班子中存在脱离群众、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等“软骨病”以及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作风懒散、工作推诿、不敢担当等“四风”问题,建立常态化问责和督查机制,综合运用专项督查、明查暗访等方式,县委明察暗访组持证先后20余次对部分县级部门单位、乡镇、村(社区)干部工作作风、效能建设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及时问责通报;建立健全综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乡镇、县级部门(单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同时,通过坚持排查标准,科学确定对象,健全整改台账,细化整改方案等,对24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目前已全部转化提升。
搭建为民“服务桥”。创新组织开展“进百村、访万户,听真话、解民忧”活动,积极组织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全县128个村(社区)1488个村(居)民小组,累计走访村组1488个共6.2万户,召开座谈会、民情恳谈会452场次,走访老党员865名,征求各级各类意见和建议1621条,解决全县性热点、难点问题96个,办结历史遗留问题25项,落实帮扶项目216个,帮助调处纠纷826起,为群众办实事1320件;全县10个乡镇均建立了为民服务中心,128个村委会(社区)均建立了为民服务站,1488个村(居)民小组均明确了代办员,县、乡(镇)、村、组四级为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共受理各类事项44767件,办结43494件,办结率为 97.16%。
化解群众“烦心事”。突出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突出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改,针对少数村(社区)经常“铁将军把门”、群众办事找不到人等问题,制定了全县村(社区)干部坐班值班服务群众及去向公示和监督制度,确保全天候有人服务;针对少数窗口服务人员效率不高、态度生硬等问题,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知”、“一审一核”、“首问负责”等制度,快速高效办结相关事项;针对群众反映的城市出租车乱收费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把规范出租车收费行为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牢抓实;针对县城停车场、公厕较少等问题仍然突出的意见,及时统筹规划,增加停车场和公厕选址,对8座公厕进行整顿,将11个临街单位厕所向公众开放;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关于城区交通秩序混乱、车辆乱停乱放、乱闯红灯、龙泉市场附近街道乱摆乱卖、街面个体经营户占道经营等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对相关现象进行专项集中清理整顿,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