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创新学用模式促进远程教育站点发挥作用
作者:杨建平 发布时间:2011-10-10 08:52:57 点击率:182
武定以“学出效果,用出效益”为目标,广泛地吸引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远程教育的学习,高效益使用站点,积极探索创新学用模式,使学用活动开展有条不紊、有章可循,学习内容更具针对性,学用效果更快、更明显。
一是“课堂+基地”的学用模式。为引导农村党员干部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武定把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普示范基地综合利用起来,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作为远程教育教学的示范基地,在抓好课堂组织教学的同时,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在观看完课件后到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充分,把远程教育传授的先进技术有意识安排在示范基地进行应用,进一步拓宽学习空间,发挥基地的示范效应,从而将课堂培训、实地演示、学用实践融为一体,增强了“学、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是“课堂学习+教学辅导”的学用模式。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课堂学到的知识理解不透,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实际,武定县组织了一支由农、林、司法、妇联等部门组成的专家讲师团,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乡村流动讲坛”,并深入各个站点进行实地讲学、现场培训,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职能作用,对农村党员干部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为农村远程教育提供各方面支持,通过面对面辅导,增强了学习的效果,加快了由“学”向“用”转化的进程。
三是“分类指导+重点学”的学用模式。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武定县根据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根据不同乡镇、不同地域,划分了不同类型的辅导组,科学选取教材,搞好分类施教。对农村老党员,注重选取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课件,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的学习,对中青年党员,除了提高其政治思想素质外,重点选取科普知识方面的课件,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提高致富本领;对村“两委”干部,除了学理论、学科技外,重点学习行政管理和市场经济知识,提高工作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对群众按照种养殖特点分类施教。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个性化学习,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四是“健全制度+规范学”的学用模式。为了以管促用,以用带管,规范开展学用活动, 武定县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情况登记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学习通报制度、节目预告等制度,加强对站点开展学用情况的监督、检查,明确站点培训时间、内容和目标,对农村党员干部参加学习培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使站点学用活动的开展更加规范化。
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村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有效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据不完全统计,从2008年至今,全县130个远程教育各接收站点共开展学习培训1000余场次,受教育党员和群众1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