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全省先进县 实现永仁新赶超——访永仁县委书记赵克义
作者:王 媛 发布时间:2011-06-28 14:35:30 点击率:53
“争创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就是要达到或超过“6789”的工作标准,走在全州发展水平的前列。即,60%以上的党员达到优秀共产党员标准,70%以上的村(社区)党组织达到先进党组织标准,80%以上的乡(镇)党组织和县直属部门党组织达到先进标准,90%的群众满意率。这个奋斗目标,必须通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赶超才能实现。”永仁县委书记赵克义开宗明义。
在当前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永仁县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主题,以“争创全省先进县,实现永仁新赶超”为抓手,以“推动党建科学化、争创省级先进县”为总目标,围绕“工业大县、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和“四个三”的发展思路(建设“三个基地”、推进“三化”进程、开展“三创”工作、致力“三个打造”),从解放思想、项目带动、典型培树三个方面着力,科学谋划“十二五”,不断深化和拓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把创先争优活动抓成科学发展工程、群众满意工程。
“创先争优的精神本质就是要创一流、争先进,永仁作为边远山区贫困小县,就必须把别人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压缩式、追赶式、跨越式的发展,在短时间内实现新的赶超。”赵克义说,近年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完善了“四个三”的工作思路和“工业大县、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通过广泛宣传,这一目标成为了全县上下、干部群众的共识。围绕奋斗目标,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班子带头学习、带头研究、带头承诺、带头落实,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树立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意识。在党员干部中深化“三力”建设(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在农村开展“致富教育、公德教育、感恩教育”三项教育活动,在机关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三德教育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强烈的争先意识和赶超思想,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产生了强大的动力和合力。全县经济发展在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县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今年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5652万元和3921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2%和27%。
赵克义认为,开展创先争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就离不开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永仁县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大手笔规划、超常规落实、跨越式发展,建立了项目工作联动机制,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用大项目、好项目来支撑全县的发展。在招商引资上努力发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只要发现一丝商机,绝不轻易错过;但有一线希望,绝不轻言失败;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易放弃。加快了“一园四区”的开发建设,即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苴却石艺加工片区、机械加工片区、生物产业示范园区。大力加快引进龙头企业,如投资12.2亿元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钒钛磁铁矿开发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十大工业项目扎实推进,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大项目带动了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共实施项目122个,本年新开工75个,其中实施引资项目23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67亿元。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完成税收434.4万元,分别增长142.8%和199.9%。
赵克义说,树立典型,示范带动,是创先争优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措施。围绕“争创全省先进县”这一目标,永仁把方山诸葛营村作为全省的示范点来打造,把乍石等9个基层党组织作为全州的示范点来打造,把普美聪、李赞阳、纳世东等党员作为全州的先进个人来树立,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推广他们的经验,带动全县的发展。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永仁县始终把基层党建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保障,作为创先争优的根本所在,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一些保障性、根本性的问题。赵克义说,一是把村级集体经济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局来统筹考虑,下决心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提出了“每个村实现5000元、5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万元”的硬指标,纳入今年乡(镇)党委书记履职情况和党建责任制考核的重点内容。通过创办合作组织、大力招商引资、强化机关联村、规范资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选好配强村组干部、用足用活各项政策等多种途径,大胆探索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全县已有39个村甩掉集体经济“空壳村”帽子,28个村有了5000元以上稳定的集体收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村占全县村委会总数的62%。二是把经费保障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来落实。积极推动党建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2010年县财政预算了党建经费256万元,为落实各项基层党建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保障。三是积极健全干部激励保障机制。通过这些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迅速带动了基层党建实现新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