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省级党建示范点 打造中国彝族第一村
作者:邵永忠 陈礼平 发布时间:2011-06-28 14:30:53 点击率:79
方山诸葛营村以“建设省级党建示范点,打造中国彝族第一村”为目标,以“创先争优健党强基,科学发展强村富民”为主题,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创新活动载体、抓好氛围营造,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恢复重建中创先争优 全力打造中国彝族第一村
为打造中国彝族第一村,我县全力抓好该村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了由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方山诸葛营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建设指挥部,抽调了20多名素质好、能力强的干部,吃住在村,带领和发动村民开展建设工作。针对建设任务重、要求高、专业性强的实际,全面落实部门包户责任制,由79个县级部门分别包户联系79户农户,并实行一户一策,按照统一的建设风格要求及阶段性建设目标任务,精心策划,力求特色,帮助农户做好房屋的规划建设改造工作,帮助解决农户在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目前,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彝族“土掌房”建筑,别具特色、田园风格的庭院绿化美化,实行人畜分离的特色养殖,节能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的农家乐,以望江岭、诸葛营遗址、比丘尼塔、响鼓箐、静德寺、小长城为主要内容的景点等,正成为吸引四方游客参观旅游的磁石。漫步于村内,一个广场、一面墙壁、一处飞檐、一张石桌都雅致古朴,无不浸透着浓浓的千年诸葛文化传承和浓郁彝族历史文化的气息,展示着民族团结进步、和谐共谋发展的氛围。
在机关联村中创先争优 全力提升城乡共建和谐村水平
为使方山诸葛营村成为我县城乡共建和谐村的样板,我县按照机关联村“六个一”的要求,79家挂点帮扶单位帮助诸葛营村深入推进“强班子、强素质,创建带领致富党组织、争当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双强双带”主题实践活动,在广大群众中深入开展“致富教育、公德教育、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三项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县乡机关党员干部与挂点村党员户和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每个结对党员干部每年至少深入结对户家中2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件。每名县乡机关党员结对联系1至2名“三培养”对象。同时县级机关还结合自身优势,有针对性的组织村民进行了15场次的培训,内容涉及餐厅、客房布置,畜牧业养殖,导游知识,妇女维权,乡村旅游特色餐饮,旅游服务礼仪,行业服务标准等方面。通过城乡共建,村民的素质和旅游服务技能得到提高,软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产业培植上创先争优 全力发展民族文化生态旅游
家园要建好,生产更要发展好。在产业培植中,我县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在“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上做文章,利用好方山诸葛营村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景区游乐设施趋于完善,有主题各异、富有特色的小景点12处。开办了3.2亩以休闲健身、体验农耕为主的开心农场。推出了游客预购“生态猪”、农户代养、生态出栏活动。村内开办了18家农家乐,37户农家客栈。继开村当日接待5万多游客后,每个周末日平均接待游客2000人以上。方山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一年四季都可种植生态萝卜,轮作种植的萝卜面积达900亩,产值达100万元左右,现在农民足不出户即可交易。方山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水果,樱桃、核桃、梨、苹果等特色生态经济林果年产值达20万元,同时也成为吸引游客慕名前来的一道风景线。
在培树典型上创先争优 全力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紧紧围绕“创建基层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总体目标,诸葛村党支部带头向全村进行公开承诺,全村每一名党员也进行岗位和公开“双承诺”,并对承诺履行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年终作为“五星党员”评比的重要内容。紧紧抓住示范的巨大推动作用,民主投票产生了纳世东等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3名党员旅游服务标兵、2户党员农家客栈、5户五好文明家庭、5户平安家庭示范户、2名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5户巾帼文明示范户、3名好公公、3名好婆婆、3名好媳妇、3名好丈夫、3名好孩子、21户十星级文明户,并在创先争优评比表彰大会上,对各种先进进行表彰授牌。典型的树立,使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在村民中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在民族文化党建上创先争优 全力丰富基层党建活动载体
围绕“民族文化促党建、支部建设兴发展”的理念。一是优化党组织设置。对方山诸葛村党组织进行了优化,将村党小组升格为党支部,选优配强了支部班子。建立了诸葛营村景区管理监督会、理事会及三个协会,成立了文艺演出队、义务护村队。坚持党建带团建、妇建,将青、妇群团组织纳入全村创先争优活动统一安排,发挥群团组织共创共建作用。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二是突出民族文化建设。围绕搭建融合民族文化元素的党员群众活动平台,引导党员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党在民族村落的亲和力。组建了彝族“三姨妈”礼仪队。对民间工艺品进行开发。以彝族“火把节”等各种节庆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表演。利用民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宣传党的好政策。三是完善活动阵地。整合4万元资金对110平方米的小组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完善,健全了各项制度,活动室实现了“十二有”,全力将活动场所打造成为诸葛村的“支部学校、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
在绘就蓝图上创先争优 全力实现诸葛村跨越发展
紧紧围绕“坚定一个目标、发展四大产业”抓好发展。一是坚定一个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旅游富民,产业富村,服务强村之路,突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四个重点,抓好宣传、服务、经营、管理四项工作。带动劳动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旅游业转移,到2015年,力争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592元,年均增长15%,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二是发展四大产业。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以配套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拓展服务项目、加强行业自律、对外宣传推介为重点,打造15家农家乐、35家农家客栈、10个品牌餐饮菜系,力争到2015年全年接待旅游2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500万元,从业人员250人。发展优质生态林果业。规划种植油桃200亩、李子200亩、樱桃200亩、茶200亩,力争到2015年林果经济收入达200万元。发展高山生态特色养殖业。以生态牧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方山生态猪、方山黑山羊、方山生态鸡养殖,重点推出生态猪、鸡认养、认购等新兴旅游消费项目,力争到2015年畜牧业收入达150万元。发展特色生态种植业。以开办“开心农场”为突破口,重点推出“城里人到诸葛村当农民”租地种菜等新兴旅游体验项目,大力发展生态萝卜1000亩,方山洋芋200亩,力争到2015年种植业收入达250万元。
如今,诸葛营已成为集独特的彝族民居、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神奇、秀丽、古朴、幽雅的自然风光,休闲纳凉的避暑天堂,养心健体的天然氧吧为一体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示范村,成为全县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彝族第一村——方山诸葛营将成为我县的一张名片,以更加崭新、独特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