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创新 有突破 我县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8 14:32:32 点击率:121
今年以来,我县的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典型引路”为工作主线,按照“常规工作抓落实、重点工作求创新、难点工作有突破”的工作思路,着力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在突破重点难点上下功夫,在提高工作水平上下功夫,在加大工作落实力度上下功夫,扎实推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1.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有力。完成了2009年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工作,落实了基层党委书记向县委常委会述职和向本级党组织班子成员、所属党组织负责人、部分党代表述职的“双向述职”制度。2010年,我县在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党建工作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目标管理,量化考核标准,细化考核内容,“承诺、述职、评价、奖惩”四位一体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得到逐步完善。党建工作正逐步走上组织领导制度化、责任体系网络化、任务安排项目化、经费保障固定化的快车道。建立了党建重点工作督查机制,在健全督查机制、改进督查方法、务求督查实效上下功夫,年初以来,分别开展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示范点打造、党建工作经费、2009年度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整改意见落实情况等专项督查。
2.村“两委”换届圆满完成。我县的第四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已于
3.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接近尾声。目前,全县所有建设村已完工,并进行了“十二有”设施配备,大部分交通便利、党建工作扎实的建设点已按照较高标准开展了示范点打造工作,力争将活动场所建成全县村组一流的工作场所、一流的服务场所和乡风文明的示范窗口。在推进新一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同时,将阵地建设不断向农村党小组延伸,通过整合恢复重建、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机关联村帮建、盘活校点撤并闲置校舍、对老旧房屋进行修缮等方式建设自然村活动场所,全县小组活动场所达到287个,有固定活动场所的村民小组比例达到44%。
4.“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积极。在“共产党员抗旱救灾特别捐献活动”中,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捐款13.4万余元,86个县级机关党组织与63个村(社区)党组织结成了抗旱心连心对子,组建了由4132名基层党员骨干、村组干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参与的“共产党员抗旱先锋队”,做好抗旱救灾“帮困先锋”、“送水先锋”、“助耕先锋”、“维稳先锋”、“宣传先锋”。管理使用好省、州下拨的56万元共产党员抗旱救灾特别捐献资金,按照50%用于建设“共产党员爱心水窖”,50%用于发放“抗旱救灾关爱金”的原则,共在8个村民小组建设“爱心水窖”199口。
5.“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普遍推广。2009年8月,我县将拉利坪村作为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试点村,年底,县委组织部派出了专题调研组深入拉利坪村,就“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实施情况、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今年年初,根据试点情况和我县实际,起草了《永仁县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意见》,在省州文件要求所有行政村党组织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基础上,将工作法推行至村民小组党组织一级,按照程序规范、便于操作的原则,制定出工作程序,下发了《永仁县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实施细则》。同时,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将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统筹考虑、一起部署、整体推进,有效解决了党员群众关注的一些难点问题,在推进农村发展稳定上形成了共识,凝聚了推动发展的合力。
6.组织设置进一步优化。按照更好地领导和服务发展、更好地组织活动和发挥作用的原则,不断探索综合模式、地域模式、“支部+协会”模式、流动服务模式等模式来优化党组织设置,逐步解决党员难集中、活动难开展的问题。目前,全县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已成立党总支46个,新成立村民小组和自然村党支部95个,协会党支部12个,流动党员党支部2个,村企联合党支部1个。在抓好优化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与其相应的党组织运行机制,确保优化后的党组织各项工作尽早走上正常运行轨道。
7.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效明显。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永仁县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通过强化工作责任、整合全县力量,加快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截至目前,全县有54个村(社区)甩掉集体经济“空壳”的帽子,占全县村(社区)总数的86%。
8.先进典型建设稳步推进。结合新一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和方山恢复重建工作的开展,打造了方山诸葛营村、外普拉、拉利坪、莲池、猛虎、中和等精品示范点,丰富了党建长廊的内容。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集中开展了“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农村党员致富先锋”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先进组织等评选表彰活动,着力培树了一大批基层党组织先进典型、农村党员干部先进典型。
9.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网络进一步完善。以机关联村“三联三服务”活动为载体,在全县七个乡镇建立了党员服务中心,全县已建成乡村共建型、村村联建型、流动服务型农民服务站或民事代办服务点46个。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公开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得到进一步落实。
10.党建工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大“永仁党建网站”的建设力度和《永仁党建》刊物的办刊力度。“永仁党建网站”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