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用人策略
作者:杨安周 发布时间:2011-06-28 14:15:32 点击率:273
任何一个单位或团体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开发人力资源首要的就是要用好人。世间没有无用的人,只有不会用人的领导。由此可见“用人之道”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现代社会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如此,学校亦然。如何科学、合理、有效使用人才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难题。通过长期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经历,结合自己的一些理解对学校管理中如何用人,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能扬长避短,天下便无不可用之人。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者的识人、用人之道,关键在于先看其长,后看其短。《水浒》中的时迁其短处非常突出——偷鸡摸狗成性。然而,他也有非常突出的长处——飞檐走壁的功夫。当他上了梁山,被梁山的环境所感化、改造,他的长处就被派上了用场。在一系列重大的军事行动上,军师吴用都对他委以重任,使时迁成就了梁山好汉的重要人物。
学校管理者、教师和职工都是社会的人,受到成长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必然会形成各种各样的趋向、习惯与偏好,甚至会具有某些方面的毛病与缺陷。这些偏好、毛病、缺陷只要不碍大局,不影响其所从事的工作,就都不要紧,要紧的是只要学校管理者为其创造了适当的条件与机会,采取一些补救与控制措施,他就能充分发挥优势、尽力避免劣势,保证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有效达成,这一点是学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的。
作为一个校领导要详尽的了解各位教师的特长,才能做到从“人”出发,把每一个人都安排到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其才能的职位。如,我们学校青年美术老师,由于受以前环境的影响,生活习惯不太好,工作敷衍了事。但他画画得很好。学校就安排他训练一个美术兴趣组,他开始有点不习惯认真辅导。但领导没有因为他的从前而看不起他,常抽他去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常对他的工作进行肯定,这位教师在发生着变化,他的坏习惯在减少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了美术兴趣组。有5个获得了州级奖励。
事实证明任何人才有其长必有其短,识别人才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可以以短掩长。倘若识人只注意某一个侧面,于是武断地下结论,这种识才方式是非常不利的,往往会埋没人才。如果一个领导能尽量发挥每个教师的特长,在发挥特长的同时不断修正其不良习惯,那才是正真做到“人尽其才”,肯定会形成一个具有良好风气、积极进取的教师群体。
二、海纳百川,任人唯贤
凡是惟才是举、惟贤是用的人,在事业上无不取得成功。作为一名校长,只要看重一个教师的才能,就要不计其他小节而用之。开学时李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安排工作时,有一个老师总是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李校长认为不合理,不宜采纳,并严厉批评该教师的建议不切实际。但到了期末事实证明该教师的建议是对的,李校长虚心接受了改教师的意见,并认了错,同时提拔了该教师为教研组长,使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步上升。
在学校管理中也常有这种现象。特别是一个校长往往是从本校中层中提拔起来的,在学校中有些教师以前拥护你的,有些教师以前是拥护别人的。如果校长能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一切,对那些当时对自己有看法的但有专长的教师,继续信任、重用,那这些教师将会用更高的热情来完成他们的本职工作,反之将造成对立情绪,影响一大批教师,形成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阻力。
另外,学校中有许多能力强的中青年,一定时间后甚至比校长更优秀。从人的虚荣心和安全感而言,大多数人却只愿意选用比自己稍逊一筹的人来做下属,而不愿用比自己更聪明的人。一个校长一旦怀有私心,就会对一些能力平庸的教师委以重任,造成坐着位子不做事,无所作为,有能力的教师灰心丧气。作为一个校长不管以前有些老师对你是否拥护,如果能做到不计前嫌的用人才。真正做到任人唯贤,把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委以重任,那将是各位老师的福音,是一所学校的大幸,也是校长事业成功的有力保证。
三、 用人不疑,敢于负责
作为一个校领导要对下属信而不疑,对其有疑就不要用,一旦用了就要放手让他干事,要有坚定的用人信心。领导要听取来自各方的意见,但是不能因少数人的流言蜚语就心生狐疑,也不要因下属的小节不谨而产生猜忌。领导者只有充分信任下属,大胆放权,才能使下属产生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下属在工作中开创新局面。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两种领导者:一种是事必躬亲,大事小情都要过问,甚至不放过任何细节,整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不放心让下属做任何事,结果必然难成大事;一种是集中精力抓大事,而把日常的具体事务交给下属去做,因而工作有条不紊,成效显著。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要做第二种管理者,这是学校管理者合理用人的根本所在。要放手、放权给具体负责某项工作的教师们,给予理解与信任,管理者和教职员工等下属如果感到自己的领导理解他、信任他,那他们就会乐于尽力。
作为一个校领导要用人不疑,还要敢于承担责任。学校领导要能将胜利的功劳归于下属,而对于失败的责任他总能一力承担,还应该要有曹操那样胸襟,学校工作取得了某些成绩,应该肯定广大教师在这其中作出的贡献,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而不是沾沾自喜,认为自己领导有方,把主要的成绩归功于自己。学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失误,作为学校领导应该敢于承担责任,承认自己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具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学校领导有了这样的胸襟,教师才会积极大胆做事,才能凝聚人心,催人奋进。
四、 团结协作,优势互补
一般来说,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与生俱来的短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就越明显。例如,历史上看似一无所长的汉高祖刘邦是将知人善任发挥到极致的古代领导典范。汉高祖刘邦在总结自己之所以战胜项羽的原因时说:“论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论管理钱粮,我不如萧何;论运筹策划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但是,这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可见用人得当,合理搭配是十分得要的。作为一个管理1000多学生和100多老师的学校,具有分散的各校点,各年级组,还有教导处、总务处等等。如何使这些部门都产生最好的效果,那就需要合理的搭配教师。搭配时要从教师的性别、年龄、性格、工作内容、能力、专长等考虑。
一个年级组中既要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又要有学历高、精力充沛的青年教师。一般而言,年龄大的经验丰富、稳重老练、事业心强的特点,但缺乏创新精神,守业心理较重,而且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年纪轻的精力充沛、思想敏锐、勇于探索创新,但易犯冷热病。因此,一个年级组既要有“老马识途”的老年教师,又要有“中流砥柱”的中年教师和“奋发有为”的青年教师,这三部分教师将组成一个具有合理比例的充满希望的教师群体。
学校管理策略是一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复杂的工作。但如果作为一个校领导不会有方法的用人,那就应验了古人晏子说的一名话。“国有三不祥: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学校也如此。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现代学校管理中,科学合理的使用人才,让一切人才干事业的积极性竞相迸发,定能形成团结协作、蓬勃向上的教师群体,学校的事业也一定能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