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委组织部“四学”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7-19 14:24:09 点击率:34
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要求,宾川县委组织部结合组织工作实际,坚持“四学”,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组工干部,有效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一是提前一步学习,熟知政策。及早制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任务,同时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领导小组。早计划,每年都认真制定部门、股室和个人学习计划和安排打算,为全年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早安排,根据年度学习计划,每个季度结合组织工作重点提出学习主题,并做出学习安排部署。早行动,中央和省州有重大决策安排部署时,迅速组织干部职工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提前自学,及时通过股室内部学习、支部集中学习、部门整体学习等形式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
二是抓好日常学习,自强素质。坚持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建立健全了个人自学制度,全面构建了全方位学习体系,有效强化了全体组工干部日常学习。开展以“每天学习一小时、每周集中一次学习、每月阅读一本新书、每月交流一次心得、每月研究一个问题”等“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结合读书活动,实行“两定”制度,即定读书目录每月推荐制度、定工作题目每月研究制度,在部门形成学习的风气、研究问题的风气。实行“四情学习”制度,认真抓好对上情、下情、外情、内情的适时学习,将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实现学习和工作“双向强化”,有效解决了对工作研究不深、不透的问题。组织部长带头讲党课,请老领导、老同志讲传统,开展“进组织部为了什么,到组织部干了什么,在组织部和人家比什么”讨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体组工干部的党性观念、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开展“学哲学用哲学”活动,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认识和解决组织工作问题的能力。全体组工干部把学习与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有效促进了全体组工干部带着问题学、围绕工作钻的学用相长的学习过程。
三是推进培训学习,提升能力。定期举办干部政策法规、干部考察知识和选人用人典型案例分析培训,着力提高辨德识才能力和选人用人水平。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和人才工作知识培训,采取以讲代训、以训带学方式,增强组工干部业务素质和指导基层工作的能力。组织“菜单式选学”,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培训需求。围绕提高公文写作能力、促进信息化办公、规范机关办文等,分类推进“岗位练兵”。开展“入部教育”,让新进干部尽快进入角色、熟悉组工业务、早挑工作重担,同时学习研究省外学习培训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拓宽组工干部视野。
四是强化实践学习,学以致用。坚持学用结合,在实践中提升组工干部工作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组工干部走出机关、走进基层,深入调研与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培养善于发现和总结工作新鲜经验的意识,形成体察民情、体验民生、体会民意的理念,提高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推动创新的能力。通过“双向互挂”方式,实行“下挂锻炼”、“上挂顶岗”,组织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组工干部,到乡、镇(村、社区)挂职,丰富基层履职经历,增强基层工作经验积累;选派组工干部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参加实践锻炼,分期分批选派组工干部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和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建立“体验式学习模式”,组织组工干部参观考察县域重点工程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积极参与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切实让组工干部和组织部门深切体验发展脉搏,增强服务全县中心和服务全县大局的责任意识。实行“交流轮岗”制度,加大组织部门内部轮岗力度,使组工干部全面熟悉组织、干部和人才等业务工作,培养复合型组工干部。实行“挂钩帮扶联系点制度”,全体组工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结对帮扶,为联系点解决困难和问题,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改进作风。开展“课题研究”活动,针对不同时期工作重点和要求,由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设置课题、分解课题任务、进行调查研究,每个组工干部每年撰写2篇调研报告,并定期交流,提高组工干部调查研究、探索实践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中共宾川县委组织部 李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