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五举措”抓质量促专题教育走实
作者:俞少敏 张 宇 发布时间:2015-05-18 17:22:03 点击率:31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宾川县教育局“五举措”强保障、建队伍、谋发展、求实效,切实以教育质量提升促“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走稳走实。
加大投入,强化保障。教育的发展,主要是资金投入硬实力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现代化软实力的发展。一是加快教育跨越发展,在积极争取国家省州支持的基础上,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实施好九义学校、县幼儿园和宾川一中搬迁建设。抓好项目规划,项目储备,实施好2014至2018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规划项目。争取实施职业教育能力提升工程,规划建设学生宿舍、办公楼、教学综合楼等项目,为加快推进省级重点职中申报工作奠定基础。二是按时足额配套各种县级资金。将义务教育、农村寄宿制公用经费、教师培训经费、农村教师补贴等必须列支资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提前核拨,推动工作顺利运转。三是充分考虑县城发展实际,加快宾川一中、县幼儿园搬迁建设力度,扩大、优化县城资源配置。四是借鉴大理州内部分高中的先进办学经验,争取县财政投入、州招生政策支持,在宾川四中面向全州择优招生,实行全免费教育,短期内稳住县内优质生源,待办出效益后,再吸引周边县市优质生源,打造宾川优质教育品牌。
加强培训,建好队伍。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常规,提高教育质量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是积极探索校长的推荐、选拔、考核、监督、评价机制,努力培养建设一支具备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正确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能有效将其转化为师生共同行为目标并贯彻到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干部队伍。二是健全教育科研工作领导机构,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事业动力足、科研能力强、人格魅力好、创新精神强的教研员队伍。定期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加强教育科研培训,营造人人重视教研,人人参与教研的浓厚氛围。三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充分利用人教社挂钩帮扶宾川县、北京101中学帮扶宾川四中等机遇,实施好教师、校长(园长)培训计划。借鉴外地名校成功经验,实施好名师、名校、名校长培养工程。四是抓实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道德情操,从教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建设好德育工作队伍、班主任队伍、骨干教师队伍,培养造就高端教育人才。
畅通渠道,提高水平。继续实施支持民营企业政策,教师可提前5年申请退休,空出部分岗位缓解教育系统因职称矛盾大的压力。按学科结构所需,通过考核、考试录用和招考特岗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并适当倾斜山区、民族地区,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基础。鼓励3所高完中到省外重点师范院校招收一本以上大学生到高完中任教,对不适应高完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分流到初级中学、完小任教,着力提高高中师资整体水平。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要结合实际制定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程序和办法,农村教师职称晋升比例应不低于当地城区学校教师。要落实在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政策”及省相关实施意见精神,鼓励年轻教师到山区、边远地区学校任教,促进均衡发展。
加强管理,提质增效。一是按照“学前教育要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义务教育要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都要接受良好的教育,高中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技能”的要求,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招生评价及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教育教学督导评估及结果运用,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扩大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高中教育改革发展为突破口,逐步树立宾川高中教育品牌新形象。各级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风、学风、校风严谨规范,校园和谐稳定。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2014年校安工程、中小学饮水工程、教师周转宿舍、县幼儿园、九义学校搬迁建设项目,按年度实施“全面改薄”计划,争取尽快启动宾川一中搬迁建设项目、教育现代化项目。三是向上争取适当扩大中高级职务的岗位比例,各学校制定更具民主性、更科学的职称竞聘办法,让每一位教师都有目标追求,有竞争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争取支持,巩固“两基”。随着实行以县为主,分级办学体制以来,部分乡镇、村组对教育的关心支持力度有所削弱,对控辍保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抓好“两基”巩固提高,必须争取各级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一是要认真落实办学责任,虽然以县为主,但县上的重点是高完中、直属学校,乡镇的重点是初级中学,村级的重点是完小,小组要对教学点有一定管理责任。要把动员学生入学、辍学生回校上课等作为考核各级的指标,形成依法办学,依法保学的良好氛围。二是形成合力。要落实教师入户动员学生入学和后进生、贫困生关爱帮扶等措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不因厌学而辍学。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对监护人违反《义务教育法》不让孩子上学的,采取有力措施予以纠正,对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的,坚决整治,给下一代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三是在全县各族群众中大力提倡艰苦奋斗,节约勤俭,吃苦耐劳,崇教乐学的精神,对下一代产生良好的影响力。坚持教育自信,从领导带头,相信宾川教育,自愿让孩子在宾川的学校就读,共同谱写宾川教育的辉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