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抓实四项措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显成效
作者:张寿山 发布时间:2013-05-28 10:20:40 点击率:96
培训调研“深”。坚持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通过开展座谈、走访、个别谈话、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面掌握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和党员干部对培训的需求,并根据全县发展形势需要,针对培训对象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工作岗位等不同需要设置相应课程,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去年以来,成功举办的“宾川县处级领导干部县域经济与产业转型专题研讨班”、“十八大精神”专题讲座、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培训班等班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培训内容“广”。采取集中学习与岗位练兵相结合,结合《2009—2013年宾川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2008-2012年宾川县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积极做好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调训、培训班、换届后的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培训、村“两委”班子培训、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公务员初任培训、各类专题讲座等。注重走出去换脑与请进来补课想结合,在实践中创新培训形式,采取“县院”合作模式,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云南大学等高校合作,成功举办了宾川县县域经济专题培训班和贯彻落实“七一”讲话精神及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先后分别邀请云南省委党校赵晓彪教授、云南大学任新明教授亲临宾川为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现场作“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七一”讲话精神专题讲座,七中全会召开后,及时组织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参加省州学习贯彻七中全会精神领导干部大会及七中全会宣讲报告会。为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与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宾川县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合作,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了两期“宾川县处级领导干部县域经济与产业转型专题研讨班”,部分县处级领导和县属各部委办局及乡镇的120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研讨班的学习,换届后的乡镇党委书记均列入培训范围。
管理工作“严”。 严格规范的要求是学员管理和学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干部教育培训实践中,全县各级党委、纪检监察部门、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干部培训机构进一步统一思想,在从严治学上形成共识。一是县委高度重视,把加强干部学风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下发了《宾川县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学风建设严肃干部教育培训纪律的规定》。二是从入学教育中体现严格要求。每期县级主体班次开学,都联合相关干部培训机构认真抓好学员入学教育,安排专门时间组织学员尽快了解和掌握学风建设的制度规定,使学员知规明纪,自觉支持和接受培训管理。三是树立学员意识,遵守培训纪律。县委明确要求,无论是到上级部门参加调训的学员或是本县举办的培训班、讲座、党委(党组) 中心组理论学习等,无论什么级别的干部参加学习培训都是普通学员,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员意识,严格遵守学习培训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认真完成培训任务。四是切实转变作风,严守廉洁各项规定。学员在培训期间做到“三不准”,学员在培训期间一律不准吃请和请吃,不准外出参加任何形式的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娱乐活动。
制度建设“全”。 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为确保实效,积极落实“四项制度”:明确党校培训管理机制,实施学分制考核和干部教育培训办班审批制度,健全学员培训考核机制,建立加强培训管理长效机制。对培训学员严明纪律,做到“六个严禁”:严禁以各种名义相互宴请和饮酒、严禁公款旅游和送礼、严禁随意请假和私自离校、严禁脱离集体私自改变往返行程、严禁任何违法违纪行为、严禁参加与培训内容无关的社会活动。规范管理,严把“四关”,即:严把培训内容关、严把参训人员关、严把教学管理关、严把培训经费管理关。
(编辑:赵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