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归侨侨眷话发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0-23 08:43:08 点击率:46
“现在的生活,跟过去的来比,真是天壤之别,这些都要归功于党对我们华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这是宾川县金牛镇柳家湾华侨社区第一居民小组李赞国发自肺腑的话语。
宾川县居住着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8100多归难侨。近年来,通过全面落实党的惠侨政策,大力扶持归侨侨眷发展生产,侨民们的生活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楼展示了侨民的幸福生活。今年66岁的印尼归侨李赞国就是其中的一位。
说起他家宽敞漂亮的房子,李赞国非常自豪,他说,他家的房子有380平方米,就连香港的亲戚看了也觉得了不起,十分羡慕。李赞国回忆道:“我外甥女从香港来看我,瞧见我这么大的房子,说大舅啊,你的房子这么大,我在香港睡的地方还没有你的卫生间大。”说起这些,李赞国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的微笑。
回忆起昔日的艰苦岁月,李赞国和老伴还把以前的老照片翻了出来,这些老照片上陈旧的住房是土木结构,墙抬梁,下面就是石灰渣地板,房子是面积有25平方米,9个人住,打上下铺了。时间一长还会漏雨,外面大下,里面小下。再就是解决卫生问题很麻烦,上一次厕所都要跑几百米。现在盖了新房子,卫生间都在家里,真是太方便,太幸福啦。
说起能盖这样漂亮的楼房,幸福写在李赞国的脸上。他说,主要是改革开放后在产业发展上有了自主权,他从2000年开始种植葡萄,逐步掌握了葡萄种植技术,2006年以后,葡萄收入每年都在15万元以上。
李赞国家居住条件的改善只是宾川华侨农场民生改善的一个缩影。2009年,省发改委下达宾川三个华侨农场归难侨危房改造1899户,完成总投资17688.8万元,改造面积82590平方米。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华侨社区房子的变迁,反映出华侨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折射出整个宾川社会的发展变化。(记者 杨雄武 特约记者 张 进 朱晓天)
(编辑:赵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