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为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上好“四堂课”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10 16:17:07 点击率:112
宾川县将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干部培训的总体规划,通过搭建学习平台,拓宽培训渠道,为新选聘的14名大学生村官上好“四堂课”,切实引领好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奉献,尽快转变角色,熟悉岗位,胜任农村工作奠定了基础。
上好“思想教育课”。宾川县对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开展任前思想教育谈心,组织学习了省州组织部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等文件,并重点讲解宣传了大学生村官生活补贴标准、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公务员录用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笔试加分等待遇及关怀扶持政策等。为大学生村官开设了资金专用账户,按照统一核定的标准,将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补贴、一次性安置费等按时足额发放到专用账户上。每名大学生村官都统一办理了养老保险、医保、社保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切实帮助大学生村官理清工作思路,消除疑虑,卸下包袱,转变角色,发挥年纪轻、学历高、观念新、有胆量、干劲足等自身优势,从而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实现理想和价值。
上好“理论基础知识课”。为帮助大学生村官认清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学习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增进与农民的沟通、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在增强其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识和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是利用县委党校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聘请了云南大学的专家教授进行了为期3天的理论基础知识培训,培训的专题为《“七一”讲话精神》、《推进宾川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好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社会热难点问题的调处与媒体应对》等知识,使大学生村官掌握农村工作的基本规则、方法和相关政策,尽快能进入角色开展好工作。二是实行乡镇村配备联系人帮学辅导培训。乡镇村为大学生村官配备了不同层次的联系人,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掌握基层工作方法等。三是采取大学生村官到乡镇跟班学习培训,培训大学生村官参与起草公文、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等棘手的热难点工作,着力增强大学生村官应对复杂情况、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大学生村官在培训中得到全面的成长和进步。
上好“业务实践课”。针对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经验不足,不清楚如何开展好农村工作,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实际,建立了乡镇挂钩领导、村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互助的“三帮带”制度,为大学生村官配备了知心人、带路人和培养人。即:所在村党组织书记帮助大学生村官,具体协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乡镇挂钩领导帮助大学生村官,进一步吃透村情,为工作打下基础;大学生村官之间开展互相帮助活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村官之间的沟通,共享工作心得,共同进步、提高。帮带中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知心人”,每月开展一次谈心交流,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思想动态等,坚定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信心和决心;做好大学生村官“带路人”,各帮带干部对每位大学生村官实行每周一次的面对面实地帮带指导,同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一对一传授,手把手教导;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人”,通过帮教,让大学生村官积累了一定的农业农村工作经验,为做好农村工作增强信心,促进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
上好“纪律意识课”。为激发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激情高,责任心强、严格遵守纪律的工作态度,宾川县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服务工作,制定下发了《宾川县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管理暂行办法》,对大学生村官的任职管理、待遇保障、考核监督等工作进行了规范。一是严格按照省州组织部的要求,在县委组织部成立了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办公室,负责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事务工作。明确了乡镇各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所在村党组织书记为直接责任人,使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服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大学生村官考勤、请销假、工作日志、工作例会等管理服务制度。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期间,严格执行请假1天以上的,由村党组织书记审批;请假1天以上、3天以内的,由镇党委书记审批;3天以上的,由县委组织部审批等制度。三是抓好大学生村官的安全排查管理制度。为确保大学生村官的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安全,明确了乡镇村两级责任人,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严格按制度执行,要求单位和责任人定期不定期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交通出行、工作生活的安全教育,确保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在得住、有事干、能力有提高、工作出成绩、安全有保障、遵纪守法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宾川县委组织部 汪国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