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把好关键点稳步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26 09:31:43 点击率:95
宾川县深入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认真查找部门和关键岗位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以及问题易发的“风险点”,在权力运行目录编制、流程设计、权力管理和监督制约等方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服务中创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满意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公开透明,把好关键环节。宾川县通过全面清理行政权力,认真摸清权力底数,科学界定职责权限,细化和充实内容目录,绘制权力公开运行流程图,并把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向县级各部门、乡镇以及各村居委会延伸,要求各级各部门除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内容外,主动将各自职能职责、办事流程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县委县政府对干部选拔任用的动议、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等关键环节,对国土、水利、交通、财政等重点部门重要领域及重大项目建设,对管权管人管事管财等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进行廉政风险防控,特别是结合今年县乡换届工作,在候选人提名、班子设置、选举时间、选举程序、选举结果公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信息公开,确保了换届风气风清气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了权力行使的制度化、流程化、可视化,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二是科学管理,突出管好“一把手”。强化对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突出人员和职责风险防范,实施科学管理。出台了《宾川县单位和部门一把手不直接分管干部人事工作和财务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一把手”不直接分管本单位本部门的干部人事工作和财务工作;制定《宾川县党政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要求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定期报告婚姻变化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以及收入、房产、投资等情况;清晰界定县委书记及其他常委的职权职责,实行县委书记选人用人离任检查制度,领导班子讨论决定“四重一大”时党政正职末位表态制等,确保“一把手”规范用权,逐步建立了“副职分管、正职监管、集体决策、民主监督、公正公开”的工作机制,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促进权力公开、公正、规范、透明运行。
三是监督制约,促进工作落实。强化党内监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移交、领导干部问责等制度,开通了“12380”干部举报自动受理系统,坚持和完善群众举报定期分析制度;出台《中国共产党宾川县代表大会常任制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党代表视察调研制度、党代表提案(质询)制度、党代表评议工作制度、党代表测评评议干部制度、重大决策征询党代表意见制度、党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等六项制度,搭建了党代表参与党内事务和民主监督作用的有效平台;施行党务工作社会监督员制度,在全县聘请了第一批34名党务工作社会监督员,通过明察暗访、直接感受、接受群众投诉等多种渠道,对县委党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积极扩展党外监督,县委在决策执行情况监督中既注重发挥县委政府督查工作的职能作用,又注重发挥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的职能作用,整合力量强化决策执行和年度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同时在全县聘请了30名县委督查专员,就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水利重大项目建设等县委政府重点工作深入乡镇、部门和施工现场进行督促检查,实行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建设督查通报制度,有力促进了县委政府各项工作的落实。(宾川县委创先争优办 赵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