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六抓六促”力推“四亮四创四评”见成效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26 09:29:20 点击率:139
宾川县立足实际通过“六抓六促”,在为民服务、为民办事中扎实开展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四亮四创四评”活动,力求活动有特色、见成效。
一是抓思想认识,促服务意识增强。根据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在不断总结我县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四亮四评”主题实践活动成功经验、具体措施和做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宾川县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实施意见》,把开展创先争优为民服务活动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抓好抓实。进一步明确了目标要求,要求各单位和行业研究制定本单位、行业《实施方案》,细化措施步骤、严格规定动作,并通过职工例会、会议培训、征求意见等形式做好宣传教育和氛围营造,进一步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切实把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作为增强个人党性修养、提高工作业务水平、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的重要平台。
二是抓硬件建设,促服务机构规范。为让群众有良好的办事环境,树立良好的窗口形象,各乡镇、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从规范服务机构、优化办事环境、方便群众办事出发,通过成立服务站点(中心)、设立服务大厅、建立咨询平台、布置休息区等,不断加强服务硬件建设。为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宾川县成立了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便民利民综合服务体系,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政低保、涉农补贴、计划生育等部门及相关的服务项目统一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使群众进一道门就办完所要办的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将车管所、检测线、购置税办理等集中统一办公,方便了办事群众、节减了办事成本。各乡镇通过整合资源,分别设置了乡(镇)服务中心和村代办点,并配备了电脑、桌椅等办公用品。为树立部门良好形象,部分单位和行业一改以往不注重环境卫生、设施破旧、场所脏乱差等问题,从环境卫生整治入手,通过摆放绿色植物、修葺设施、规范物品摆放等细小动作,打造良好办公环境,让群众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是抓软件建设,促服务质量提高。在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中,各单位和行业通过自检自查,对存在的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具体、程序不明确、责任有交叉等问题进行整改和完善。充分利用展板、公示栏、电子屏、公示牌等对服务事项、工作流程、工作承诺、工作岗位进行公示,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自觉接受组织、领导、群众的监督。注重选派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工作人员,将有一定工作经验、熟悉本职业务、能独立处理工作业务的工作人员选派为窗口服务人员。加强对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继续培训、教育和管理,规范服务用语,塑造服务形象,端正工作态度,严格工作纪律。宾川县政务服务中心制定出台了《宾川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做到“五严禁”、“四严格”、“十不准”,出现问题实行“三整改”,即:个人整改、单位整改和限期整改。通过选派高素质人员、制定高要求规定、严格执行整改等不断提高整个单位和行业的窗口形象和服务能力。
四抓规定动作,促服务活动丰富。宾川县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积极组织开展“四亮四创四评”活动,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坚持程序不变通,采取摆放展板、设置电子屏幕、创建网页、制作告知书、粘贴流程图等形式对服务事项、工作流程、办结时限进行公开和告知。通过摆放席卡、佩戴党徽把党员身份亮出来,通过悬挂一览表、摆放台签、佩挂岗位证等形式亮明岗位职责。通过设置展板、公示栏、承诺卡、网络平台等形式,亮明承诺。抓实“四评”,做到规定程序不变通,要求各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工作人员每月认真开展一次自评,自评内容包括遵守工作纪律情况、业务办结情况、办理效率、服务质量等,在自评的基础上对通过意见箱、服务评价器、满意度测评表收集到的群众评议进行汇总,并反馈给本人。通过召开职工例会、支部会议、党员大会开展组织评和领导评,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及时纠正,并限期整改。县财政局通过实施“共产党员亮牌示范”工程,引导党员“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让党员称号响起来、使党员形象树起来”,突出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接受群众监督。
五抓工作创新,促服务覆盖增强。为将政务服务、窗口业务办理延伸到基层、延伸到偏远地区,覆盖广大农村,宾川县在利用和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制定出台了《村务指导员制度》和《党员干部为民代事制度》,将农村党员设岗定责、评星挂牌、城乡党组织互助共建、民情日记、代事制、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不断发扬、推广、深化,在各乡镇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确定工作人员,同时采取领导挂钩、站所联系、具体工作人员负责的办法,在各建制村设立代办点,为群众代办业务,减少群众往返路途。州城镇通过开展“一挂双包”,即镇领导挂钩联系村,指导村党总支、村委会工作,镇属站所包村,协助挂钩领导抓好所包村委会的各项工作的落实,职工包村民小组,全面做好所包村民小组的服务工作,通过推行“干部连心卡”、制定工作职责、签订责任书、公开服务承诺、督促落实情况,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县各级各部门挂钩联系建制村,干部职工联系1-2户贫困户,通过每月联系一次、每季走访一次、每年帮扶一次,与“连心户”做到从思想上沟通、从感情上贴近、从生活上帮助,帮助“连心户”解决实际困难,让干部职工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沟通,在党群、干群之间架起了“连心桥”。通过送科技下乡,举办科技讲座、培训班等形式,带领农民群众走科技致富之路,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为方便山区乡镇的群众办理检车、落户、办理驾照等,在平川镇设置了车管便民服务点,所有业务不出山就能办好。
六抓制度建设,促服务机制健全。宾川县将各乡镇、各单位和行业在开展为民服务、为群众办事中一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制度,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实施。同时各单位、各行业对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纪律等进行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并挂牌上墙,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又自觉接受群众、组织的监督和评议。县政府建立健全了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直通车”制度,将全县具有社会服务管理职能的75个部门和窗口单位的服务项目和标准等服务承诺事项在新闻媒体上公告,向社会公开承诺,方便群众查询、监督。宾川县政务服务中心共进驻部门20家,在工商、地税、公安3家设立了分中心,涉及行政许可事项240项,非行政许可事项97项,便民服务事项48项。为方便群众办事,严格依法行政,宾川县政务服务中心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六公开”,使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真正成为阳光政府的窗口,政务服务的“超市”。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宾川县进一步精简机构,明确政府职能职责,做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科学设置行政办公室,为进一步理顺事业单位工作职能、职责范围权限和管理权限,各乡镇事业单位设置为农业综合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5个服务中心和财政所,有效增强乡镇事业单位的活力。(杨惠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