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乌乡突出“三个阵地三个场所”作用 让村级活动场所活起来
作者:张爱品 发布时间:2015-04-16 09:34:18 点击率:67
按照村级活动场所“建、管、用”相统一的原则,拉乌乡立足“三个阵地三个场所”的作用发挥,让活动场所活起来,提升为民便民利民效能。
规范管理、凝聚活力,突出党组织阵地作用。一是坚持“党委督查指导、总支日常指导、支部落实管理”的原则,推行支部党员轮流管理值守的机制,加强对环境卫生、办公设施功能完善等维护,实现“建好、管好;二是提高党组织活动覆盖面和参与度。对照“一个意见、三个规划”要求,截止目前,全乡党组织活动场所覆盖率为80%,计划2015年实现覆盖率达100%,真正做到乡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和党员组织活动全覆盖,使活动场所成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主要阵地。
注重宣传、教育引导,突出宣传阵地作用。一是采取开办科技培训班、举办农村实用技术讲座、组织致富带头人交流经验等形式,发挥了培训新型农民“宣传窗口”的功能;二是围绕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利用活动场所积极开展“三会一课”和党员主题教育党组织活动、教育培训等充分发挥党员教育管理的阵地功能。
疏导民意、促进和谐,突出调解阵地作用。一是及时收集民意,针对群众来信来访、所提意见建议进行解答疑惑和逐级提交各基层党组织会议研究处理,有效畅通了群众反映渠道;二是整合综治、妇联、调委会和值守党员力量,就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林权界定等方面协助乡司法所调解纠纷争议,给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的纠纷解决方式。今年以来,共接待群众咨询达340余人次,帮助调解纠纷12起,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褒赞。
完善制度、立足便民,突出办公场所作用。一是鼓励乡级职能部门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立业务点和办事处,延伸服务触角,积极开展新农保、民政和计生等相关业务,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二通过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方式激励农村党员和党代表发挥作用,积极做好党支部日常事务、民事代办和突发事件的及时上报和处理。
严格程序、强化民主,突出议事场所作用。一是规范设置、营造议事场所,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方便党员群众的原则,按照“八有”标准进行打造,统筹建设党员活动室。截止目前,全乡已建有规范场所52个支部,实现了有场所议事;二是全面推行农村“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增强村级工作透明度,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全面提升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水平。
服务群众、丰富生活,突出文体场所作用。一是加大扶持力度、组建文艺队伍。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补助3000元-5000元不等的经费激励方式,促使各村积极组建文艺队伍。截止目前,全乡共组建了10只文艺队,为经常性的开展活动提供了保障;二是搭建平台、丰富群众生活。针对各村实际,在传统节假日和农闲时节,采取乡级搭台、村级组织、群众参与的方式开展活动。据统计,“春节”、“二月二”和“二月十九”三个传统节日,各村组织活动共24场次,涉及群众3000余人。通过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护和传承了彝族文化、培养群众积极健康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