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乌乡贯彻精准扶贫要求强调做好挂村工作
作者:杨杰 发布时间:2015-07-08 14:58:52 点击率:37
拉乌乡紧紧围绕同步小康和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基层干部挂村包村工作,不断加大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的力度,引导全体挂村干部扎根基层务实挂村,确保挂钩联系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强调挂村工作重在实干巧干。首先,要求驻村干部必须带着眼睛“看实情”,带着耳朵“听实话”,带着双手“干实事”。只有扎根基层,通过实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将所需解决问题的症结找到,才能有效的找出实现同步小康的路径。其次,强调实干不代表蛮干,必须用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要善于使用群众语言和群众拉家常,善于以平等的视角和群众交心谈心。只有群众听得懂、听得进,才能把中央、省州县重要决策部署传递到千家万户,推动党的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是强调挂村工作重在勤于思考。农村是一个大课堂,只要留心思考处处皆学问。在深入调研村情民情的基础上,强调要求挂村干部必须加强对农村存在问题原因的思考,思考如何发挥好挂村干部的催化剂作用,察民情、解民忧,并总结以往扶贫工作的经验教训,变输血为造血。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好挂村干部派出单位的“娘家”作用,使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投向基层,推进驻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同时,作为挂村干部应该珍惜下基层学习锻炼的机会,虚心向基层干部学,向实践学,坚持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乐于动脑,勤于动笔,把完成和落实精准扶贫的工作部署作为开拓思维增长见识的过程,作为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过程。
三是强调挂村工作重在建立感情。干基层工作热爱基层是前提和基础。乡党委要求,挂村干部要把改变农村贫穷现状的心情转化成了对农村感情,将自己和农村紧紧绑在了一起。作为党和政府下派基层的“宣传队、播种机”,应该带着真心真情做工作,在零距离的交流交往交融中与村民增进互信,增加认同感,拉进感情,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取得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是强调挂村工作重在心态调整。干部在挂村工作初始,难免会有对基层艰苦环境不适应的情况发生,也难免都会经历“好奇、浮躁、麻木、正确面对、积极工作”的心理过程。如果抱着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心态,很难在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很难完成好同步小康精准扶贫的任务,这一阶段,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乡党委在挂村干部安排时注重新老结合,让老同志无论在工作经验还是心态调整上都能对新同志进行传帮带,让挂钩干部将主要精力集中用在挂村工作上,真正做到扎根基层,服务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