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农村党建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10 16:16:21 点击率:125
近年来,在中央、省、州党委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宾川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不断丰富,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党建工作的新机制、新载体不断涌现,全县农村党建工作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党建工作机制得到健全,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一是建立了定期研究制度。县委和乡镇党委坚持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农村党建工作的重大问题。成立了农村党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坚持定期研究部署党建有关工作。二是实行挂钩联系制度。坚持实行县委常委挂乡联村制度,县委常委每人联系一个乡镇,每人包挂一个重点村,帮助联系点抓好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把联系点办成了出成果、出经验的示范点。三是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县乡各级领导牢固树立“不抓党建就是不称职、抓不好党建就是失职”的思想,自觉把农村党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拿在手上、抓在实处。四是强化督查考核。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县委组织部每年都制定下发党建工作要点,年初将党建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与乡镇党委签订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
村干部队伍和支部班子建设逐步加强,村级组织执政能力显著提高。近年来,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规模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形势政策、法律法规、思想道德、现代科技、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双带能力迅速提升,为农村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利用村“两委”班子换届的有利时机,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积极对村级班子进行优化和配置。随着转移支付资金的增加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村干部的工资报酬逐步提高,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执政能力显著增强。
农村党建工作载体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水平稳步提升。为更好地为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服务群众、引领发展搭建平台,我县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寻求农村党建工作的新抓手和新载体,各类适合农村实际的主题活动成为推进全县农村党建工作的活力源泉。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实现了全覆盖。积极开展各类富有特色的党性实践活动。先后开展了“三级联创”、“云岭先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紧紧围绕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组织开展了“支部三带领、党员三带头”和“五强五争创”活动以及党组织和党员承诺制等活动,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全力抓好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按照“以点带面、点上示范、面上推开”的原则,积极抓好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工作,抓实“宾川党建示范走廊”。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党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党员群众素质全面提升。一是党员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培训方式呈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各农村党支部均建立了“三会一课”、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流动党员管理制度、谈心交心制度、定期评议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党群结对帮扶制度等一系列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使党员教育方式从单一的以会代训到电话教育、多媒体、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党员教育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党组织设置更趋合理,搭建了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近年来,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特点和党员专长,积极推行按产业、行业类型划分党小组和依托专业协会建立党群共富联营体的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引导党员在主导产业发展中找位置,在带领群众奔小康中做表率,积极探索了一条农村党建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之路。三是按照归口管理、属地管理和就地就近管理的原则,建组织、抓载体、强管理,不断理顺和完善流动党员管理体制,为流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基层民主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党员主体地位得到尊重。一是充分维护党员的正当权利。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以及“一事一议”、重大事项讨论决定、村民代表议事制等制度,坚持大事和群众商量,村务向群众公开。二是深入开展乡村干部联村联户、乡镇干部民情恳谈、乡镇村务指导员和乡镇党员干部为群众代事等结对帮扶活动,互帮互助机制逐步建立。三是积极开展生活困难党员救助工作。在春节、“七一”等节假日,组织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对各类困难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问题。四是坚持表彰奖励制度。坚持每年“七一”对农村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对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褒扬先进,树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先进典型。 (宾川县委组织部 张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