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富民共筑小康路——记钟英乡庄房党支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3 14:07:01 点击率:216
钟英乡庄房村是西山村委会下辖的一个村民小组,共有国土面积 5.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9亩,人口44户178人,党员13人,平均年龄35岁左右,均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全村四面青山簇拥,彩云环绕,给村庄披上一种山色空蒙、人间胜景的自然风光色彩,村边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核桃树,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张力,粗壮斑驳的树干更显示着村庄的古老与悠远,偶尔的一两声狗吠,仿佛让人觉得是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正是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小村庄,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立足村情,选好路子,艰苦创业,连续多年保持了班子稳、人心齐、村内经济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2010年全村经济更是实现总收入70余万元,人均4000余元的好成绩。
俗话说,团结产生力量,凝聚诞生兴旺。庄房村党支部十分注重支部的团结,大力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凝聚民心,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说到支部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庄房村党支部书记夏光辉说:“党支部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桥头堡,是带领党员队伍的火车头,是引领群众致富的排头兵,只有加强自身建设,带头学习,以身作则,才能在党员和群众当中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此,村党支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21000元,发动群众捐资捐物、投工投劳修建了党员活动室,建立健全了党员教育管理、“三会一课”等规章制度。并结合“云岭先锋”工程、先进性教育和“三级联创”活动,以党员活动室为依托,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党员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员带头作表率,起好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在注重支部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在群众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经常组织全村党员义务为村民修路清沟,传播先进文化,并建立健全党支部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规定每位党员结队帮扶一名贫困群众,在生产生活和思想上为其提供帮助。同时,为加强全村无职党员的管理,使其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扎实起好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为全村9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精神文明岗、计生服务岗、科技示范岗、社会治安岗、社情民意岗和村容村貌监督岗等岗位的设定,明确了无职党员的职责,为积极解决群众难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此举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实现了农村稳定,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庄房村民张炳慧说: “党支部带领党员在生产生活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为我们群众解决了很多难题,我感到很满意。”
立足村情,选好路子,促民增收。俗话说,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庄房村党支部在注重自身建设和加强党员管理的同时,始终把如何提高群众的收入,如何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作为支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庄房村的实际,谋划了庄房村经济发展的方向,把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果业作为促民增收的突破口和主要渠道之一,同时巩固好粮烟、畜牧等传统产业,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格局。2010年全村共栽种核桃1700余亩,已挂果核桃实现产值30多万元,在畜牧业方面,生猪存栏340头,黄牛存栏120头,山羊存栏360只,粮烟生产更是连年获得丰收,年平均产值均在30万元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在抓经济的同时,村党支部放眼长远,着力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发展后劲。先后向上级争取资金并发动群众集资共30余万元,修通了3条全长7公里左右的村委会至上庄房、下庄房和上庄房至下阴山的简易公路,解决了因交通不便而阻碍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架设完成了4000米低压入户照明线路,彻底结束了庄房村不通电的历史;新建了小水窖85口,使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了有效解决。
提起这些,庄房村民邓光学深有感触地说:“党支部积极带领群众所做的这些事情,既方便了群众,又发展了经济,使我们得到了切实的利益。”
在发展的道路上永远没有终点,所有的成功不过是一个新的开始。
夏支书踌躇满志地说:“ 庄房党支部今后的发展思路,就是带头学科技、用科技,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住鲁地拉水电站建设和下一步西山整村推进的两大机遇,结合地方实际,努力调整产业结构,找准适合地方发展的经济路子,同时巩固好核桃、畜牧、粮烟生产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为使人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作出新的贡献。”
正如夏支书所说,庄房村党支部正以饱满的热情,开拓的精神,带领全村人民,走向社会主义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