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教“树帮掀” 农民笑开颜——宾川县活学活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助农增收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24 09:30:17 点击率:76
宾川县位于大理州东部、金沙江南岸的干热河谷地带,居住着汉、白、彝、傈僳、拉祜、苗等24个民族和来自印尼、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的归侨、侨眷,素有“天然温室”、“热区宝地”、“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葡萄之乡”的美誉。境内鸡足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享誉中外的“灵山佛都、旅游胜地”。近年来,宾川县始终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造福农民群众的一项富民工程来抓,坚持“以通为先、以用为本”的原则,通过“树、帮、掀”等多种手段,鼓励和引导群众特别是农村党员从事特色种植,以点带面,强力助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使远程教育成为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法宝。
一是树典型,解生产难题。为推动全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宾川县按照“教学环境好、队伍建设好、制度落实好、设备维护好、管理做法好、发挥作用好”的“五好”要求,确定了大营镇排营村委会、金牛镇大新社区、州城镇前所村委会、乔甸镇海稍村委会、力角镇力角村委会5个终端站点为全县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事生产中遇到的难题。金牛镇大新社区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围绕发展壮大水果种植业,针对葡萄、柑橘等水果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需求,组织党员群众大力开展菜单式的科技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社区共发展葡萄2300亩、桔果100亩、冬早蔬菜100多亩,人均纯收入达6400元。大营镇排营村建立“一三五”工作机制,工作中坚持与农民需求、农民爱学、生产适用相结合,大力开展葱、蒜、夏雪梨种植技术培训,建立了1000亩大蒜示范基地和葱、蒜、夏雪梨、核桃四个产业的4户党员科技示范户,带动全村种植葱2000亩、蒜1400亩、夏雪梨150多亩、核桃面积达到23700亩,全村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县植保站通过观看学习远程教育课件得到启示,针对宾川葡萄生长期雨水集中,病虫害难防的问题,推广“小幅单拱”避雨棚搭措施,让葡萄上面穿“雨衣”、下面穿“裙子”,避免了雨水直接淋湿叶面、枝干、果穗,人为创造不利于病菌滋生繁殖的环境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降低病叶率、病穗率和病果率,减少喷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农药残留和生产成本,使葡萄的外观清秀,果实上粉好,颜色鲜,果色符合市场需求,达到避雨控病的目的。农民朋友们纷纷称赞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及时雨”,学习内容应有尽有,是群众致富寻经的好渠道。
二是抓帮带,助农民增收。“今年全靠吴明陈啊!全是他的技术指导,我家今年的葡萄全是精品果,买了十多万。”老海田村陈大姐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宾川县充分利用远教平台着力扶持和发展特色农业,涌现出了“葡萄王子”吴明陈、“石榴大王”闫虎等 “土专家”、“田秀才”科学种植致富典型。他们致富后不忘邻里乡亲,积极帮助乡亲们解决生产技术和销路方面的难题,形成了齐心协力抓生产、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吴明陈是金牛镇罗官营村委会老海田村一个普通的党员,他自2000年从元谋引种在老海田种植3亩红提葡萄开始,到2008年6亩葡萄创收15.8万元,创造了在土里刨出“金娃娃”的神话。当时全县极少有人种植葡萄,为了发动大家种植, 2008年11月吴明陈联系村里部分农户和宾川远航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王丽萍等10人筹资3.2万元,在村里办起了宾川县红鑫葡萄专业合作社,并被社员推选为社长。他一方面邀请国家、州、县、镇的科技人员到村里给社员传经送宝,一方面通过在远教平台上学到的科学种植知识,自己制作课件给社员上课,在村民中广泛推广葡萄科学种植技术,三年多来共组织开展葡萄技术培训会25场次,印发宣传资料3000份。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家家户户有了一个懂葡萄栽培技术的明白人。如今,老海田种植葡萄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农户已达20多户,仅葡萄一项全村年创收突破1000万元,人均创收达2.6万元。现在,村里已有17户农户盖起了洋房,20多户农户购置了汽车,老海田群众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日子。
吴明陈和他的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实现了成功一户,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良性循环。截至今年,金牛镇葡萄面积已发展到3.7万亩,葡萄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骨干产业。在今年6月25日至6月28日召开的全国第十八届葡萄学术研讨会上,金牛镇选送的葡萄因果穗适中、穗形整齐、着色均匀、果肉细腻、含糖量高而赢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有21个样品获得全国首届早熟、设施优质葡萄评比金奖,占全国40个获金奖样品的52.5%,占宾川县25个获金奖样品的84%;有16个样品获优质奖,占全国50个获优秀奖样品的32%,占宾川县29个获优秀奖样品的55%,成为全国第十八届葡萄学术研讨会选送葡萄样品最多,获奖数量也最多的一个乡镇。
三是掀热潮,促共同致富。在种植致富能手周边的群众目睹了远程教育有这样大的好处,纷纷加入到特色种植的队伍中来,掀起了一阵阵学远教、种特色、齐致富的热潮。为此,宾川县乘势而上,充分利用“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鼓励农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条件的种植项目。同时,种植能手们还充分发扬“传、帮、带”精神,为前来学习的群众传经送宝。在州城镇红坎子葡萄种植示范基地,由于采取“政府扶持+基地带动+远教促动+农户参与”的模式,该基地种植的葡萄连年持续获得丰收,每年前来学习种植的人一批又一批,络绎不绝。今年全县葡萄总产量预计30万吨,总产值将突破18亿元人民币,成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半壁江山。宾川县力角镇农民石榴研究协会党支部在“石榴大王”闫虎的带领下,充分利用远教平台,做到强化培训、整合功能、活学活用,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党员带会员、会员幅射种植户的好法宝,有效推动了石榴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通过石榴协会销售石榴2000多吨,均价在4元/公斤,实现产值800余万元。
目前,宾川红提葡萄、柑桔、石榴、核桃、黑腰枣……这些品质优良、经济效益高的特色农产品在宾川大地上遍地开花,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宾川财政总收入预计增27%,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望达到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达到7000元。(文赵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