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平川镇:七措施转作风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作者:果文杰 发布时间:2014-12-13 14:44:39 点击率:33
宾川县平川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七项措施转变工作作风,以工作作风的大转变带动干部职工服务意识的大提升,切实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严格权力运行,规范权力运用
一是健全民主科学决策制度,规范决策权。镇领导班子严格按照镇《党委议事规则》、《政府议事规则》、《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等规章制度民主议事,做到程序公开、决策透明;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将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大额资金使用、重点项目建设、村级干部调整建议等一律纳入集体研究决策范围,实行镇党委会、镇政府班子会或党政班子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并对决定以不同方式明确公开内容、范围、程序和时限;明确要求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做到规范用权、制度管权。一年来,共集体研究决策重大事项30余件。二是围绕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权。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推进包案调处;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推进村组农村集体财务“双代管”工作,实行“村财镇管村用”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实行“三个必审”(有上访举报必须审,干部离任必须审,村级换届必须审)制度;严格工程招投标和集体资产处置制度;强化惠农政策足额按时兑现,开展人民满意站(所)创建活动,纠正不正之风,提高政府执行力。一年来,共开展领导干部大下访56场次,受理调解民间纠纷488起,成功485起,成功率99%;兑付各类民生资金346.8万元。三是推行权力公开运行,强化监督权。聘请5名党务监督员加强“三公开”督促检查,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进行重点工作专题视察12次。同时,创新村“三委”联席会议制度,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列席村、党组织重要村务会议,强化村级工作监督。
严格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
一是严格上下班纪律。由镇纪委联合县委督导组于每天上下班时间对全镇各站所、办公室上班纪律情况开展随机督查行动,用录像、文字备案督查情况,对缺岗、脱岗、迟到、早退、上班玩游戏人员进行严厉批评,责令限期改正,镇四班子领导通过随机调研对村组工作纪律进行督查,有效杜绝了镇村组三级干部庸、懒、散、漫、玩、浮等不良风气。二是规范请销假制度。实行全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外出根据主管工作分别向县委、县政府、县纪委、县人大请销假报告制度;镇属干部职工外出向站所长、分管领导、党政主要领导请销假,镇纪委备案制;村“三委”干部外出向镇党政主要领导请销假,并报请镇纪委备案。三是严格节假日值班。明确节假日值班带班领导、值班组长、值班人员,将值班人员值班安排及联系电话向外公示,接受各级监督;森林防火戒严期实行镇政府值班和林业组值班“双带班”制度,上好应对突发事件“双保险”。四是规范公文办理。镇党政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公文流转,提高办理实效。五是严格信息报送和请示汇报。实行重大紧急信息专人起草、党政主要领导审核报送和重大工作实时请示报告制度。
严格调研检查,改进调研方式
要求镇领导班子采取轻车从简、“一竿子插到底”的随机调研方式,查实情、纳民意、解民忧。一是突出调研主题。镇领导班子围绕主题深入村组和农户,多渠道了解情况,多举措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推动各项工作落实。二是注重调研实效。随机调研坚持立足解决全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全镇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点问题,加强工作指导,提高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班子成员每年坚持安排三分之一时间深入村组群众开展“三深入四联户”活动。一来来,共开展随机调研120余次,听取群众各类意见建议1200余条,撰写各类调研报告、理论文章30余篇,解决各类问题1100余件。
精简压缩会议,提高工作效率
着力在改进文风会风、减少会议数量和增强文件信息时效上下功夫。一是改进文风会风。镇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带头讲短话、开短会。从文件签发、材料审核等环节严把发文关;从会议经费审批、多会联开提效能等方面大幅压缩会议。全镇1至10月份共召开会议78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1场次,压缩文件80余份。“开短会、发短文”蔚然成风。二是增强文件信息时效。每周坚持开展1次党政办公室办文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办文人员文稿起草水平;明确要求文件起草要突出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控制篇幅,向上级部门报送的请示、报告,正文一般控制在2000字以内,特殊情况控制在3000字以内;大型会议尽量减少简报刊发数量、提高质量,每期篇幅应控制在1000字以内,每次会议简报刊发数不得超过2期,上报信息要反映重要动态、重要经验、重大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减少一般性工作汇报。
严格办公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一是杜绝铺张浪费。建成电子政务协调办公系统1台,推进公文网络传输和网上办理;开展节水、节电活动,严格控制喷绘、横幅、标语数量,建成LED会标电子显示屏2台,实行会标电子显示。二是规范物品采购。严格执行办公物品政府采购制度,达到标准的严格按照比优比价、逐级审核的原则进行,杜绝私自采购。全镇1至10月共支出“三公”经费26.74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31万元,压缩比例达41%。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严格公务接待及车辆管理,减少铺张浪费
一是规范接待程序与标准。明确除特殊情况外,机关公务接待、会议用餐原则上一律在机关食堂就餐,安排在外饭店就餐须报请主要领导同意,并由镇机关事务办统一安排;公务接待实行用餐、住宿申报制度;机关公务接待报销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无《公务接待申请单》、营业主记录与《公务接待申请单》内容不符、接待费用超过核定数额的不予报销;站所接待实行一月一报销制,接待前由接待人员填写《公务接待申请单》,由分管领导及站所负责人签字,再由镇长审签报账。二是规范公务用车。公务用车实行派车单制,由拟申请用车人向镇机关事务办填写派车单经党政主要领导审核同意后方可用车,按要求粘贴公车标识,杜绝公车私用;实行公务用车定点保险、定点维修和定点加油、专人(车辆管理人员)签字的管理制度;积极参加公务用车改革,推进公车管理科学化、制度化。
严格职务消费,规范外出学习
一是要求班子成员要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严格遵守廉政规定,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带头反对铺张浪费,不大手大脚、讲排场,带头执行廉洁从政各项制度,杜绝利用职务之便或假借履行公务名义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假公济私的个人消费。二是控制外出人数和外出费用。严格执行上级学习考察的有关规定,从严控制人员数量;坚持一切从简的原则,勤俭办事,注重实效,杜绝乱消费。三是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一年来,共参与县纪委查办违法违纪案件1件,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党内除名1人,诫勉谈话2人次;认真落实上级领导干部问责办法,加大干部问责力度,年内共问责干部2人;实行干部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班子成员或分管人员出现违纪违法行为的,不但追究当事人责任,还要追究分管领导责任。
(编辑: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