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居镇创新“九字工作法”把好党员入口关
作者:周嫚利 发布时间:2015-07-06 16:32:41 点击率:44
在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中,为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宾居镇用好用活“九字工作法”,严把党员入口关。
基础知识“考”。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半年后,由镇党委统一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就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等进行系统培训,加深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加深宗旨意识,同时,开展主题讨论,加深认识,提升境界。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试,对考试合格的43名入党积极分子发放合格证书,纳入发展对象培养工程进行培养考察。
民意调查“评”。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宾居镇充分用好“群众关”这道群众防线,将《纳新党员评议表》发至群众代表,了解纳新党员在村(社区)表现情况,让群众“评头论足”,真正让那些自身素质好,在村里表现积极、肯吃苦、能担当、觉悟高,在村里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群众基础好,群众信服的优秀青年发展到党员队伍中来。
村组把关“议”。 村组党支部是发展党员的第一线,哪些人行不行,哪些人优不优秀,支部书记和党员心里都有杆秤。在确定纳新党员中,各村组都要召开党员大会和支部会议,充分听取党员意见,集体评议发展对象表现,真正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才找到组织,找到平台。
公开演讲“选”。 坚持慎重发展、均衡发展,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率先在宾居社区试点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公开选拔发展对象。让上年度培训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党员群众代表前进行以“为什么要入党,入党以后我要怎么做”为主题的公开演讲,由参会人员根据演讲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和演讲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得分高的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公开演讲”选,一方面有利于党员群众更好的考察积极分子,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党支部、党总支左右为难、人情难推的尴尬,同时,也让积极分子认识到入党不容易和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加强道德修养,争上游,做表率。
基本情况“示”。确定为纳新党员后,各村(社区)对纳新党员人选基本情况进行为期五天的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执法部门“审”。 将《纳新党员审核表》发放至镇派出所、司法所、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联合会审,审是否有违法犯罪记录、是否有不良道德行为表现、是否违反相关计生政策、是否闹访、缠访等。通过会审,了解掌握纳新党员是否政治清白,身份清白,以保持纳新党员的纯洁性。
挂钩领导“核”。 挂钩领导对各村(社区)党建经济社会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每次纳新党员报党委审批前,都要求挂钩领导沉下身子,了解纳新党员发展情况,掌握纳新党员思想工作动态,同时将《纳新党员意见征求表》发至各挂钩领导,由挂钩领导认真审核并签字。
随机考察“检”。 镇党委班子领导和相关站所负责人组成考察组通过随机考察形式,随机深入群众和党员家中,对纳新党员进行“体检”。
党委会议“决”。 在会议研究决定前,由党委委员先对纳新党员进行谈话,围绕“对党的认识、成为纳新党员后的人生价值”等深入了解入党动机、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宗旨意识是否强、为民服务是否实,把好党委决定“第一道关“。召开党委会议,严格按程序,讨论研究,并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