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居镇干部驻镇实现“六个转变”
作者:刘 杰 发布时间:2015-03-21 17:15:15 点击率:52
为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宾居镇严格执行乡镇干部驻镇制度。通过驻镇,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在转变,干部的凝聚力、为民服务的本领在增强。
一是工作时间由少变多。干部驻镇工作制度彻底改变了乡镇干部“朝九晚五”、早出晚归的工作模式。工作时间也突破了“八小时工作制”。八小时以内,乡镇基层干部多忙于应对各种各样事务性的工作,八小时以外基层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总结思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统筹安排下一步的工作。八小时以外的多次党委会讨论,确定了长短期结合的发展思路,明确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宾居古镇及仁慈湖体验休闲景区”、“宾居乌龙坝生态休闲观光景区”、“‘宾居汤’宏丰农业生态休闲养生度假景区”的目标方向,为我镇实现中国梦的宾居篇章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班子团结由松变紧。干部驻镇工作制度为班子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大家在工作上相互协调,工作之余也积极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增进班子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利用驻镇时间严格落实“成员定期提醒谈话制度”,进一步深入交流,真心诚意的提出困难和问题,互帮互助、及时解决,真正做到工作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让每一个成员融入“大家庭”,切实建立和谐型领导班子。
三是干部交心由虚变实。干部驻镇工作制度架起了一座班子成员和乡镇职工、村组干部之间的“连心桥”。通过驻镇,班子成员与乡镇职工、村组干部面对面交心畅谈的时间多了,班子成员能更深入的掌握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能更真切的了解乡镇职工和村组干部的所思、所想,并有针对性的作出调整,及时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当好干部职工的“知心人”,争取干部职工的广泛支持。
四是应急反应由慢变快。干部驻镇工作制度让驻镇干部成为了应急处置的“尖刀班”。一旦遇到紧急突发事件,驻镇干部能在第一时间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并赶赴一线指挥,实现应急处置工作组织有序、分工明确、措施得力、保障到位,确保应急处置及时、高效,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
五是干群关系由疏变密。干部驻镇工作制度让干部“住”进了群众心里。接待来访或办事的群众,进村入户走访,干部全面掌握了社情民意,调处各种矛盾纠纷也成为了驻镇干部的工作常态。实现了“值班人员了解情况,专职人员上班解决问题”到“驻镇人员了解情况,专职人员及时解决问题”,即使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无法及时解决,也能通过及时服务的态度,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驻镇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服务群众、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六是工作效率由低变高。干部驻镇工作制度不仅使干部扎根在一线,还让干部更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的本领。宾居镇利用干部驻镇时间,将镇内重大事项提交镇党政班子成员共同研究决定,并积极组织开展“夜学”、“夜读”活动,实行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推动干部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的“转型升级”,促进工作效率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