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党旗红 农家果药香——记平川镇李子园村党总支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9-23 16:42:57 点击率:115
平川镇李子园村委会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村,村党总支辖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5名。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村党总支从加强党建入手,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在全村大力发展中药材和林果业,带领全村群众走上了致富的路子。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9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2586元。
强党建,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村党总支以“五个好”和“五带头”为目标,通过“四抓”全力加强党建。一是抓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全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民主生活会议制度、党员廉政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等,有效促进了全村党建规范、科学发展。二是抓阵地。通过积极争取、有效整合,投资27.95万元建成了总面积288平方米,功能齐备的村党总支活动场所,建立了2个支部活动室,4个支部党员活动中心户。三是抓队伍。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配齐配强了两委班子,并认真开展“三培两代”工作,半年来共把8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2名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后备干部。四是抓承诺。村党总支、各支部以及全体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做出承诺,认真践诺。2010年全村各级党组织共做出承诺20余条,党员做出承诺100余条,共为群众办实事700余件。通过努力,全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群关系得到有效巩固,在全村营造了一个“党旗引领、党员带头、群众齐心”的良好发展氛围。
抓机遇,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2010年,李子园村被列为大理州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村。村党总支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参与到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中。截止2011年3月,全村共投资928.57万元,硬化村间道路主干道5条、3000多平方米,修建村组道路9.3公里,架设人饮管道68000多米,调节池3个,过滤池2个,新建水窖100个。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0盏,并使居民用电率达100%,全面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全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树产业,搭建科学的发展平台。村党总支根据李子园特有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摸索出了一条在苹果、核桃等果树林中套种附子、大黄等药材的果药间套种的路子。同时,为有效推动产业发展,还成立了李子园果药专业协会,制作了专用苹果包装箱1万个,积极宣传和打造“优质、生态”的李子园苹果品牌,初步创建了“李子园”地域商标,在全村形成“协会+基地+农户”的销售模式,为全村群众搭建了一个科学的发展平台。目前,全村共发展苹果6000余亩,挂果1700亩,发展核桃3800亩,挂果900亩。发展木瓜、梨等其他水果1500多亩。实现苹果产值605万元、核桃产值180万元,木瓜、梨等其他水果产值440余万元;种植附子3005亩、板蓝根121.4亩、大黄268.3亩、木香386.5亩、当归145.5亩、重楼3亩。新建了300亩果药高产示范基地,建立附子核心示范样板500亩,繁育良种50亩,高产攻关5亩,中药材产值达2125万元。
重科技,注入强劲的发展动力。村党总支本着“依靠科技搞种植、科技种植促农富”的理念,着力抓实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一是积极争取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在全村深入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开展以林果种植、药材栽植为主的实用种植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二是以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以及《致富天地》等科普杂志等为依托,大力开展电化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拓宽农民学习渠道。三是在州、县、镇各级农科部门的支持下,大力开展苹果套袋、附子摘星修跟等新技术。 2011年上半年,全村共组织开展各种果药科技培训7场次,培训果药种植业务骨干60多人,并通过业务骨干的带领,使全村所有果农、药农都受到一次培训,通过栽培技术培训,使农民群众的种植技术得到很大提升。同时,全村共发放苹果套袋30000个、实行附子摘星修跟2000多亩,按照今年的市场行情估算,通过科技培训和技术种植的苹果每亩可提升产值900元左右,附子每亩可提升产值2000元左右。科技力量的注入有效提升了苹果、附子的产值和产量,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县创先争优办 黄明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