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虽然贫困,却很乐观真诚——干部联系群众民情日记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6-07 09:14:00 点击率:78
宾川县教育局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 李冬梅
时间:2012年3月20日 晴
地点:平川镇小禾头村
人员:教研室全体人员,平川中心校校长、书记,村委会书记,联系户。
2012年3月20日清晨,我们教研室一行六人驱车前往平川镇小禾头村,车窗外山际间冒出一抹抹嫩嫩的绿色,天空是敞亮的浅蓝,暖暖的春风迎面拂过,还混杂着田野里新探出头来的小草的清香味儿,让人心旷神怡。要和自己的联系户见面了,大家心情难免有些激动,因为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
在村总支书刘旺清同志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禾头村委会,这时联系户的家长们都已在等候着我们了。刘支书把我们这次来的目的作了简单的介绍后,我们便和各自的联系户单独面对面交谈,小小的村委会内暖意浓浓。我也和我的两个联系户坐在一起屈膝详谈,经过一番了解,弄清楚了两家的详细情况:
赵宪一家:全家五口人,夫妇俩均年过四十,长子赵灿志十七岁在读大理技校,次子赵灿宇十一岁在禾头完小读五年级,母亲白如映八十岁,去年生病后瘫痪在床。虽然家里有二亩土地栽种烤烟,但天干地旱,严重影响了收成,粮食基本上到市场上采购。夫妇俩赡养老人、供子上学、维持生计甚为艰辛。
赵福一家:全家五口人,自己及妻子李竹叶均在外打工,长女赵银风七岁,在禾头完小读一年级,次女赵银花三岁,两小孩由患有心脏病的奶奶吴绍美在家照管。看到两姐妹怯生生的目光,我的内心极不平静。刚巧赵银凤的班主任杨老师也在现场,经过访问交谈,杨老师说赵银花在学校很懂事学习也用功,就是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往,我拉着她的小手问了她学习和生活及吃营养餐情况,开始小姑娘非常胆怯不答话,我干脆把小银花抱在自己的腿上,见她对我记录用的笔感兴趣,就把笔送给她,并鼓励她平时可以跟同学多玩耍,或者跟老师谈谈心里的想法,想爸爸妈妈就打电话,通过交谈,小银花逐步释放心怀,脸上也露出了可爱的笑容。从银凤、银花两姐妹的身上,我看到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孤寂与无助,从奶奶吴绍美的哀叹声中我也感到了老人的无奈与艰辛。
驱车行进在蜿蜒的归途中,我思绪万千。赵宪、赵福两个家庭只是广大落后山区当中的一个缩影,不管是因病致贫、自然灾害致贫、学生供养致贫,还是其它原因的贫因,我们看到的是各有不同的心声。他们希望更多的社会福利机构、社会保障机制能够把触角触及到这些角落。我想,对于像赵银花这样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吗? “留守儿童”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的是精神和生活上的关爱。对于有一定劳动力的贫困者,他们更多是希望有政策的支持。这些我们都与村委会、学校老师作了反映和交流,大家表示齐心协力去帮助解决。
尽管困难很大,生活很艰辛,我的两个联系户都很乐观地表示:党和国家这样关心,政策这么好,还派你们这些工作人员为我们排忧解难,我们一定会克服困难,与干旱抗争,不向困难低头,努力抓好农业生产。这就是我们朴实的农民兄弟姐妹,大家都相信:困难和灾害都会过去,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