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突出“四求”抓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24 21:40:50 点击率:145
为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州关于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宾川县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坚持“求广”、“求实”、“求新”、“求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干部支持。
拓宽培训渠道,在培训面上求广。宾川县委立足“大规模、大幅度”培训基层干部的工作要求,每年都不断拓展培训班次,增加培训对象,扩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面,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党校为主阵地、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培训格局,逐步实现了干部培训班次由过去单一的主体班转变为主体班、业务班、技能班等各类班次,培训对象由过去只局限于乡科级领导干部转变为面向全县县、乡、村各级各类干部。突出办好主体班。我县明确规定乡科级干部每年要参加党校、干部学院或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其它培训机构组织的脱产教育培训累计不少于12天,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党政干部培训时间参照乡科级干部执行;新提拔的乡科级领导干部必须在提拔前或提拔后一年内到县委党校参加任职培训;每三年对农村基层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一次轮训。这样,从乡科级干部到村组干部,从机关干部到企事业干部,都有机会参加培训,确保了培训工作的层次和深度。
突出本土教育,在内容上求实。工作中宾川县坚持把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与本地实际进行有效对接,根据干部知识结构、工作实际和发展需要,既重视理论武装,更重视知识更新,科学确定培训重点,不断拓展培训内容,在全县广大基层干部中创造性地推行“本土化”教育,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头脑、教育干部群众,并积极运用到具体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工作实践。在能力建设方面,把城市建设、旅游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工业发展、金融财会、现代农业等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对党政干部的培训,侧重于加快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招商引资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培训,提高他们驾驭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能力;对企业负责人的培训,侧重于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培训,提高他们加强企业管理、加快发展的能力;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侧重于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能力;对农村干部的培训,突出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工作方法、有关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真正做到政治理论重点培训,业务知识经常培训,现代知识加强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抓好各级干部的知识更新和业务能力提高,帮助广大干部掌握了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
探索多元教学,在方式上求新。宾川县坚持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实效性。县委围绕全县中心工作,每年都筛选一批县内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示范乡镇、新农村示范乡村、各类产业发展示范基地等,作为全县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通过实地感受、现场观摩、示范引导,极大增强了培训实效。建立基层干部培训师资库。为保证教学力量,县委党校狠抓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除加强党校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建设外,还专门聘请了20名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群众反响好、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乡镇党委书记、科局长和老干部作为县委党校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生动的授课和问答式的交流深受基层干部的欢迎,通过健全完善教学师资队伍,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师资保障。建立了镇党委与县委党校网上联合办学的机制,极大提高了广大基层干部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行量化考核,在管理上求严。在培训班教学管理上,始终坚持“严”字当头,严明培训纪律,积极推行“学分制”考核,有效地促进了培训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一是抓学员量化考核,强化自我约束。针对学员中存在的“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消极思想和学习热情不高等不良倾向,制订并实施了《宾川县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实行以定量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细化考核项目,全部量化计分,直接作为培训考核的评价结果。同时,将培训考核结果通报并记入《干部培训登记表》,存入干部个人档案,作为干部考核和选用的重要依据。二是抓学校量化考核,搞好优质服务。每期干部培训班,都安排了组织部干部进行全程跟班管理,明确和细化教学管理工作职责,增强了教学管理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培训结束由学员填写《教师授课质量评估表》,从授课内容、授课观点、授课方式、授课风格等多个方面进行百分制评分,作为教师的授课质量综合评价依据,记入教师档案,并把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作为对县委党校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有效推动了师资队伍自身建设。(宾川县委组织部 李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