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创建平安和谐宾川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2-09 14:22:25 点击率:4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创建平安和谐宾川
——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和群众工作的思考
陈 源
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工作的重要指针。作为政法三项重点工作之一的社会管理创新,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和群众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提高认识,深刻领会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宾川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期”,同时,宾川和全国、全省、全州一样,也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刑事案件高发期和对敌斗争复杂期。面对社会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宾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的社会管理工作如何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宾川的贯彻落实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二、立足实际,创新举措,找准政法工作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结合点
要真正找准政法工作与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结合点,进一步立足实际,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强化制度建设,打牢政法工作的群众基础,以做好群众工作的成效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要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要始终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公平正义鲜明地写在政法队伍的旗帜上、落实在政法工作的实践中,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公正廉洁执法,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善于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群众工作,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把执法过程变成做群众工作的过程,变成为人民服务的过程。
(二)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一是切实贯彻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预警机制,准确判断、超前预警、提前防范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二是健全科学高效的群众工作机制。坚持实行县级领导值班接访制度和群众工作定期研判制度,实行重大信访集中会审制度,对老难信访问题成立专案组解决,严格信访三级终结,确保案结事了、息诉息访。三是继续健全和完善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格局。坚持落实信访和群众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辖区属地管理负责制和信访工作“一岗双责”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配合参与群众工作总体格局。
(三)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中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民心,切实做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权益,在落实民权中做好群众工作。
(四)积极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做法。一是要用感恩的心,善待群众。要时刻怀着感恩的心,用深厚的感情礼遇群众,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帮群众所需,多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二是要用真诚之心,贴近群众。在做群众工作中,要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耐心地宣传党的政策,不厌其烦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心实意地为当事人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用真情感动,用热情打动,使当事人心服口服地息诉罢访。三是要用宽容之心,感动群众。面对群众,我们要多一点宽容,多一些忍耐,用实际行动来感化群众,教育群众,不能因一时之盛怒,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四是要用炽热之心,关爱群众。在工作中,我们要充满激情,用一颗滚烫的心与群众交心、换心。五是要用无私之心,服务群众。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用各种便捷高效的手段来服务群众,帮助群众,坚决杜绝“冷、横、硬、推”和“四难”等不良现象。
三、把握关键,突出重点,在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实现新作为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关键是要积极探索研究服务改革开放、服务人民群众,推进平安宾川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更加富有成效地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在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实现新作为。
(一)要更加注重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要以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认真抓实“服务经济发展、法治宣传教育、平安建设、依法打击犯罪、禁毒防艾人民战争、信访工作”六项工作任务,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和谐因素的发生。一是要进一步坚持严打方针,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以及抢劫、抢夺、盗窃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努力控制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案件。二是要着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搞好各项服务。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结合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重要时节等,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驾护航工作。例如:针对葡萄、枣子等水果大量上市,外来客商云集的实际,要坚持“露头就打”的原则,严厉打击水果交易市场中的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和谐稳定。三是筑牢“三网”:筑牢街面巡逻防控网。大力推行县城区网格化巡防和扁平化指挥警务模式,继续实施“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安民心”工程,切实增强防控能力和水平。筑牢视频监控网。对县城公共复杂场所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采取融资等方式,将监控探头逐步增加并扩展至乡镇,最终实现县乡重点部位、复杂场所、主要街道的全覆盖。筑牢内部单位防控网。通过加强内保组织建设、保安替代门卫、考核考评督导、强化内部防控等措施,对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在抓好人防、物防的同时,大力推进技防措施,极大地预防和减少单位内部各种案件的发生。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继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控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推动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化解好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移民安置等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五是要深入推进平安宾川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学校、幼儿园等容易受侵害单位的安全防范工作,以实实在在的工作赢得群众的满意。
(二)要更加重视特殊群体的服务和管理。要切实抓好特殊群体的教育、服务和管理,下深功夫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以点带面,形成支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扎实深入开展。要创新高危人群的管理。对于吸毒人员、邪教组织人员、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等高危人群,要准确掌握其情况和活动规律,建立工作台帐,实行重点管控,并有针对性地做好管控工作预案,一旦出现危害社会、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苗头性、倾向性行为时,要依法果断予以处置,防止酿成严重后果。突出人文关怀,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和服务,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积极完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模式和方法,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信息化、立体化管理转变,真正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突破人口服务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要创新弱势群体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低收入群体、困难弱势群体的关心、救助力度,加强源头治安管控,降低社会管理风险。
(三)要更加注重抓政法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建设。要进一步充实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一是要下大力解决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对保安事业及治安巡防队伍发展力度,着力构建以专职治安巡防队员和保安人员为主要力量、其他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队伍。二是继续强化综治维稳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村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基层维稳组织。同时,创新管理,突出实效性,加大考核及资金兑付力度,充分发挥好治保委员会和调解委员会职能作用。三是认真抓好乡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工作,把基层工作做实做牢,把问题切实解决在基层。只有真正使乡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效果才能最大化。四是认真抓好见义勇为协会工作。加大协会资金筹集力度,表彰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弘扬社会正气,动员全民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工作。
(四)要更加注重加强政法队伍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认真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政法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加强政法机关自身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增强政法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做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建设者、有力保障者。一是要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创先争优活动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在提高政法队伍思想认识、转变作风、提升工作水平上有新的进步,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的新变化、新气象。二是要进一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干警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瞻仰革命烈士墓、烈士遗物、唱红歌等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使干警得到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恪守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三是要积极开展政法系统运动会、书画摄影展、征文比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警营开放日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政法文化氛围。四是要进一步强化政法队伍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政法干警掌握运用法律政策的能力、群众工作的能力、信息化实战应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加强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切实增强平安宾川、法治宾川建设的整体合力。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政法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坚强保障
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是关键。要始终将政法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放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去谋划、去推进,把握关键、落实责任、统筹兼顾,狠抓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既是政法维稳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政法工作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导与支持,经常听取工作汇报,深入分析社会形势,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功夫,在重点难点上求突破,使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效。
(二)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和抓好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仅仅依靠政法机关单打独斗是远远不行的,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合力。要认真落实好成员单位领导的政法综治维稳工作责任,充分发挥好他们在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中的作用。要依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综治维稳督查员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有威望、群众认可的优势和影响力,积极动员他们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和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中。
(三)要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以社会管理创新和政法综治维稳工作为主要内容,进一步突出宣传重点、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为平安和谐宾川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强化“源头”普法教育,抓好青少年普法。严格落实学校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制度,建立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二是强化“大头”普法教育,抓好农民学法。深入开展为民便民送法进农村活动,通过巡回办案、以案说法等形式,以“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案”开展生动直观的法制宣传教育。就群众关心的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婚姻家庭、环境污染、债权债务等问题,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教育。三是强化“重头”普法教育,推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法制化。组织开展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短期专题培训,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重点法律宣传教育,使全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素质和诚信经营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作者系中共宾川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