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当党代表”――宾川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亮点纷呈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7 16:21:15 点击率:60
“以前当党代表是5年开一次会,开会时只是发个言、画个圈,也不需要提任何建议。会开完后,代表也就没事。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仅渠道广了,而且权力更大了,可以更多地参与到县委的决策、评议中来,更好地发挥代表的监督、示范和桥梁作用”。说起党代表的变化,参加中共宾川县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党代表熊富英不禁有些激动。
宾川县自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工作以来,围绕发挥党代表作用,建立工作制度,创设活动载体,落实保障措施,不断激发广大党代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党代表成为推动全县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助推器”、“稳压器”和“减压器”,彰显了党代会常任制强大的生命力。
党代表成为党和群众的“联络员”
党和群众心连omFq($1IdpcMc#1-AS3UdkkrZMPuDCdi^)(CwVf36L%g A5JH%p0^8!心。在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六项制度”工作中,“三联系”是宾川县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工作的一大亮点。“三联系”即县委委员、候补委员和县纪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将分别采取电话交流、入户座谈等形式,与各自联系户进行交流沟通,解决存在问题,了解、收集并认真反馈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同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县委的重大决策宣传贯彻、落实到每个党员中去,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座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信息沟通“金桥”。
党代表成为党内民主“监督员”
俗话说,金碑、银碑不如群众的好口碑,千好万好不如群众说你好。在开展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工作中,宾川县不断拓宽满意度测评空间,建立起了有效的“三评议”制度,党代表成为党内民主“监督员”。即:党代表评议县委全委会、县纪委工作制度,党代表评议干部制度,党代表评议各党委、党组工作制度。党代表对县委、县纪委工作进行全面评议,及时强化了对党员干部队伍的监督,使评议监督成为各级党组织的“勤政廉政风向标”,也提高了党代表参nw@c0sB%-q)EusFYWvlV政议政的积极性。实行党代表列席县委常委会、县委全会等制度,把党代表明确为党内监督的主体,使各级党组织的工作置于党员群众的有形监督之中。同时为了让党代表的监督更有实效,宾川县委结合实际情况和特点,根据县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代表们关注的重大问题确定视察内容,组织党代表每年开展1-2次的调研视察活动。
党代表成为县委决策“参谋员”
“以前,开党代会代表再Ak)f66IPZUbK16#)R#AUKQuA&o(fGzR$xg$*有什么新想法只能在讨论的时候提一下,没有完整的落实制度。实行党代表大会常+9r7n#GWZ3$@2%bsqf1COMdPWGQT+HO$F0IkIsq-k0BLT2)fP任制后,我们随时发现问题都可以通过提案制度这座架在群众和党员干部之间的‘金桥O)jt6NW8$SbPZF*Xmr+ReteL1dLEg)uz)’及时传达出去,即使是闭会期间,我们党代qSxfOLjaTrZ表也可以向县委提出各方面工作的提议、意见和建6sK议,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力角镇海良村的党代表王朝玉自豪地说。
宾川县推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以来,党代表在县党代会召开期间,由代表团或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书面形式向大会秘书处提出提案;闭会期间,代表可以个人或联名的方式向县党代表联络办公室提出提议。在代表建议意见办理工作中,宾川县出台了办理办法,对代表的提议建议提出的程序、内容、办理、督查、回复等事项作出了明确规定。据统计,今年县党代会期间共收到提案27件,建议、意见及批评34件,经大会提案组审查,形成提案审查报告,提交主席团会议审议、大会通过后按《中国共产党宾川县代表大会常任制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办理,并答复代表。(中共宾川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