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县委组织部“实打实”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作者:王顺娟 发布时间:2014-06-06 09:45:20 点击率:68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宾川县委组织部采取“实打实”措施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排查“最后一公里”问题“实”。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互相帮等方式,切实找出部门和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随机调研为契机到10个乡镇群众中听意见、听真言,共梳理出对班子“四风”评议意见33条;梳理出对班子成员“四风”评议意见101条;收集到对班子工作意见建议16条,对班子成员工作意见建议21条。
查找“最后一公里”原因“实”。通过随机调研发现有的党组织班子配备不齐,书记长期缺职,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有的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在状态、严重影响班子整体战斗力;有的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有的党员管理松散,支部中无正当理由经常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做党所分配工作的党员比较多;有的对流动党员服务管理不到位,乃至束手无策;有的“三会一课”、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教育培训、党务公开等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发展思路不宽,集体经济缺乏,有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差,有的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政策总是“还在路上”,就差那么一点点。
严防“最后一公里”问题再滋生机制“实”。 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县委组织部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分析,从根源上入手解决问题,决定从2014年起,县级财政每年给予每个行政村党建工作经费增加至3万元;每年给予每个村(居)民小组工作经费不少于1000元,切实解决工作经费不足问题,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把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工作经费列入本单位年度经费预算。把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预算。落实宾川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五年规划,用五年时间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力争用5年的时间,使80%以上的村集体经营性年收益达到2万元以上,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完善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及分红制度,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好、增速快、后劲大的村,实行一次性奖励;对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纯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可从村集体当年纯收益中列支5%奖励做出重要贡献的村干部;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村干部,允许探索实行年薪制,从体制机制上着手,建立长效机制,严防“最后一公里”现象改头换面,披上“马甲”以新面目出现。切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真正送给群众,把党的惠民政策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
(中共宾川县委组织部 王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