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四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实现“全覆盖”
作者:李源江 杨金华 发布时间:2014-08-12 15:08:55 点击率:23
洱源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实行县、镇乡、村、组四级领导干部联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建立民情联系卡,实现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的目标,推动了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帮助工作、深入群众解决问题,达到了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目标。
建立民情联系卡制度。每名县、乡镇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的村即为民建立民情联系卡,实行每名干部联系8至10户困难户、老党员户、老干部户、上访户、矛盾纠纷常户等,其余涉及联系的农户以村委会和村民小组为单位由村 “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小组长负责联系,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做到干部联系户数不重复。
开展随机调研。县挂钩联系领导以随机调研为主要方式,采取“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说目的,自定时间、自定路线、自选户数,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直接进村入户听民意、看现场,听真话、看实情。围绕“工作落实没落实”、“为什么没落实”、“怎样才能落实”三个问题督查检查工作、分析评估决策。坚持“来不接、走不送、吃不陪”纪律要求,不扰民、不增加基层和群众负担。
开展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坚持把干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作为首要工作,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挨家挨户走访,吃透村情民意,找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不满意、最期盼解决的问题。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填写民情联系卡,认真撰写民情日记,详细记录走访情况及所办、所思、所想。撰写民情报告,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
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要求各级干部把在联系走访过程中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及反映的突出问题,按照“分级负责、领导牵头、归口办理”的要求,及时归纳整理,分类建立台账,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督办制等制度,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情况清楚、政策明确、应该解决且有条件解决的,立即办理;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目前不能解决的,及时向群众说明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办理;对群众诉求比较复杂、需要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制定工作方案,排出时间表,认真负责办理;对本级不能解决的问题,积极向上级反映汇报,统筹研究解决;对不符合政策或客观原因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开展“组团式”服务群众。由挂钩联系领导牵头,组织乡镇包村联系干部、新农村指导员、常务书记、村组干部等人员组成为民服务小分队,通过定目标任务、定岗位职责、定管理办法、定长效机制,开展组团式服务。由挂钩联系领导牵头,由下而上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民情分析会,汇报联系走访情况,收集民情民意,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逐级上报办理。
洱源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要求各级挂钩联系领导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始终坚持“四个一线”工作法,即: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在一线锻炼、宗旨在一线践行;突出抓好“五进农家”,即:党员干部进农家、惠民政策进农家、法律法规进农家、科学技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力求做到“五个同步”,即:发现的矛盾纠纷同步化解,部署的各项工作同步落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同步研究,群众的愿望需求同步收集,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