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以群众满意为标杆抓整改落实
作者:施新弟 杨金华 发布时间:2014-11-17 09:52:58 点击率:57
洱源县按照中央、省州党委有关部署和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钉钉子的精神,既立足当前,扎实推进各项整改落实,又着眼长远,做好建章立制,以整改的实际行动和实实在在的成效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兑现承诺不折不扣。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什么问题具备整改落实的条件就及时解决什么问。高度重视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加快完善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解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使适龄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逐项研究征求到的意见和生活会上查摆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为建设美丽幸福新洱源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切实把各项工作的成效体现在惠民生、促发展的要求上,让群众看到信心、看到变化、见到成效。县委常委班子整改方案确定了19个方面24项涉及群众利益的整改任务,明确了主要措施、牵头领导、责任单位、时限要求。结合实际抓好制度清理工作,该县对已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条目式列出废、改、立制度清单,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切实抓好落实;对与现行法规制度相抵触、不一致的予以废止;对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予以修订完善;对制度缺位的,及时研究建立新制度,确保有令必行、令行禁止,切实维护制度严肃性和权威性。截至目前,全县性制度建设废改立工作全面启动,县委共涉及废止7项,完善13项,新建7项;县人大涉及废止3项,完善6项,新建4项;县政府涉及废止6项,完善15项,新建9项;县政协涉及废止0项,完善2项,新建1项;其它各参学部门单位也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切实抓好废改立工作。
从群众最希望改的地方做起,整改落实下猛药出重拳。坚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深化整改落实、持续改进作风,采取行之有效、长效常态的机制措施,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广大党员干部丢掉教育实践活动“一阵风”的幻想,摒弃“收场”的想法,杜绝“闯关”的思想,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深入学习,锤炼党性,执行纪律,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作风建设的新起点,持续加以改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与第一环节的“问题清单”和第二环节的“批评意见清单”有机衔接,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的具体目标、推进措施、责任主体和进度安排,并以适当方式公开。对列入“整改清单”的事项,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对进展缓慢、拖着不改的,严肃批评教育,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把整改进展情况让群众知晓,把活动最终成效让群众评价,切实做到群众满意才能通过。把握总原则,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尤其保质量,切忌在制度建设中搞新的形式主义;着重看落实,必须在狠抓落实上继续努力、持续发力、不断给力。聚焦四风问题、聚力县域发展,通过优化规划整合发展、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夯实项目支撑发展、反腐倡廉保障发展,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已将征求到涉及全县性的2万多条意见建议和4491条“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全部纳入“问题台账”,截至目前,班子及班子成员已带头完成整改103项。
以实际效果赢得群众信任,打牢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按照“回应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回应对照检查材料查摆的突出问题、回应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提出的批评意见、回应上级党组织和督导组点明的问题”的要求,着眼于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精心制定“两方案一计划”,即整改方案、专项整治方案和制度建设计划,。并以“两方案一计划”为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统领整改工作,全面推行“一把手”负责制,抓住主要问题推进整改落实,并把对列入“整改清单”的事项,由县委督导组、县委活动办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强力推动整改任务落到实处,并及时通过媒体等渠道公开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要切实加强领导,坚持敬终如始、一鼓作气抓好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切实防止前紧后松、防止矛盾积压、防止简单粗暴、防止短期效应。在兑现整改承诺上一抓到底,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说到做到,班子整改和个人整改要真改实改彻底改。在深化专项整治上坚持一抓到底,上下联动、综合施策,确保把中央和省州党委确定的各项重点整治任务落实到位。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一抓到底,继续抓好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工作,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广大基层党组织真正强起来。对重大问题、急需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以扎扎实实的整改行动倒逼作风转变;推行疑难问题“合力改”,个案问题“自行改”,坚持主动认领、不推不拖、即知即改,确保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自活动开展以来,全县性会议比活动前减少36次,下降13.33%;下发的文件同比减少70份,精减12.87 %;各类领导小组、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清理调整,减少131个,精减85.1%;压缩评比达标表彰活动72个,压缩43.37%。对州级部门取消的40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部进行清理,对下放100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部承接,严格规范“三公”经费预算和支,全县腾退清理超标办公用房1957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