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凤羽镇教育实践活动呈现“三大亮点”
作者:张鹤江 发布时间:2014-09-22 14:33:40 点击率:29
亮点一:深入基层做实事,再现美丽乡村。按照“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民参与、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共建共享”的原则,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问题为主要内容,以整脏治乱、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以主体责任制、挂钩责任制和“门前三包”责任制为载体,依靠和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开展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等系列活动。通过前段时间的环境综合整治,全镇达到公路边、农田、集镇和村庄内基本较多垃圾、粪堆、杂物,路面及两侧干净卫生,集镇和村庄面貌整洁;污水有序排放,垃圾按时统一清运;河流内无垃圾、漂浮物,水流不淤塞。实现凤羽乡村道路更靓、河流湖泊更清、村庄更美、干部群众文明素质更高,创建干净卫生、整洁有序、优美文明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将凤羽建设成生态之地、美丽之地、幸福之地。
亮点二:及时有效化解矛盾,让群众生活更加和谐。围绕“强化问题导向,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始终”这条主线,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局起步。镇深入基层,走访农户,征求意见查摆问题。镇党委成立了以副科级领导包村,全体职工参与的9个下乡工作组,以了解村情民意,进村入户进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期间,成功调处矛盾纠纷5件。一件是起凤村委会铁甲自然村村民为“8.06”泥石流自然灾害后捐献农业种植保险补偿款与村委会之间发生纠纷事件,经镇调解组努力,最终以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按专款专用,按政策规定及时兑现,农户得到合理补偿的结果,圆满得以解决;一件是起凤村委会铁甲村民张润会等7户反映邻里巷道纠纷,最终以达到一致协议为结果,解决了这起邻里巷道纠纷;一件是白米村委会字梓兴重症精神病患者有暴力倾向影响社会稳定事件,由镇上争取了一个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救助指标,建议其监护人将其送往医院治疗及时解决;一件是凤翔村委会村民反映凤羽河水库项目实施影响凤翔饮用水源一事,最终以镇村两级积极寻找到了备用水源,保证了饮用水质妥善解决了此事。另一件是起凤村委会、庄上村委会村民反映实施土地平整项目后今年无法进行大春栽插的事件。最后通过党委、政府向县农业局争取到了2300多亩的易种耐旱的黄豆项目,解决了村民的实际困难。通过深入基层,干部分片进村入户,访群众,实行五级联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把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各村的困难弱势群体进行生活上“解难”;对有不稳定倾向的群体进行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真正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亮点三:敢于亮剑,立行立改见实效。凤羽镇党委就群众问题召开专题讨论会,明确了“突出问题马上就改、长期问题逐步改、共性问题统筹改”的思路,针对突出问题逐条研究具体改进措施,建立了立行立改台账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针对群众反映的领导干部进村入户少、深入田间地头少,不了解群众、不关心群众等问题,凤羽镇深入开展“进农家门,听农家话,知农家事,解农家忧,交农家友”活动,及时解决了百亩生态油菜种植等种养大户的技能之忧、致富能手的帮带之忧、村组干部的发展之忧和困难群众的生活之忧,进一步转变了干部的群众观念,增强了干部的服务意识,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针对群众办事找人难、干部办公分散的现状,坚持让群众“少问一个人、少进一扇门、少跑一回路”的原则,领导班子对症下药,以为民服务中心为窗口,通过办公室的合理调配和工作人员的有机组合,既方便了群众办事、提供了优质服务,又解决了办公设施资源短缺的问题,达到了“资源共享、节约办公、提高效率”的目的。三是针对干部工作纪律散漫问题,制定完善了《凤羽镇镇村干部管理办法》、《凤羽镇镇村干部行为规范》“一办法一规范”制度,同时用“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进先辈”四面镜子时刻警示教育着全体机关干部,严明了机关工作纪律,规范了干部言行,明确了该干哪些事,能做哪些事,有效提升了机关干部职业操守。四是针对监督机制不健全问题,由镇纪委牵头,对凤羽镇所有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项目建设公开透明;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就加强村“三资”管理,对凤羽镇9个村的财务进行清理清查,堵塞漏洞,从源头上杜绝了不合理开支;充分发挥举报箱的作用,共设立了10个举报信箱,定期打开举报箱,及时查处群众反映的问题;成立机关干部考评小组,对干部日常工作进行考评,实行周通报、月公示、季评议、年总结,极大地提高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升了政府公信力。
通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镇干部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工作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密切,镇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影响力以及号召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