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 第49期
作者:洱源县委活动办 发布时间:2014-07-10 11:04:43 点击率:89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49期
中共洱源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6月5日
Email:eysqbxcz@163.com
学习先进
● 沧海横流显本色—记中国农业银行洱源县支行行长张志林 ● 铁骨铮铮践誓言—记洱源县凤羽镇起凤村党总支书记杜良
沧海横流显本色 ——记中国农业银行洱源县支行行长张志林 张志林,男,白族,197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助理经济师,现任中国农业银行洱源县支行党总支书记、行长。 张志林准确把握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带领全行员工全力做好“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发放工作,开启了服务“三农”的新征程。他在全行树立了“用心做、用感情做”的工作理念,提出了“知、行、交”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以“心和脚板双双而至”的工作作风抓落实,从理念、机制的创新上解决了“三农”服务成效“好不好”的问题。他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把白族“亲仁善邻,诚实守信,积德感恩”的本主文化创造性地与现代企业文化相结合,培育员工对父母有孝心、对同事有爱心、对工作有责任心的情感,引导员工把做好贷款发放,帮助农户发家致富,让他们有钱看病、有钱上学,作为最大的积德。他坚持利用国家节假日和白族传统节日与当地干部群众开展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和企业文化活动,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凝聚了发展的正能量。为提升软实力,他在媒体和村社墙体上组织了大量宣传服务“三农”政策和建设诚信生态环境的公益广告。先后制作并在州、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两部服务“三农”电视专题片。在十八大召开前夕,《大理日报》专版报道了支行服务“三农”的先进事迹。他坚持从严治行,狠抓管理,实现了全行安全经营。县支行连年被省分行评价为内控工作Ⅰ类行,先后7次荣获农总行“案件防控先进单位”、“服务三农先进集体”、“第二届‘全国农行文明单位’”等称号;荣获省、州分行和州县党委、政府“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职工之家”、“工人先锋号”等20多项荣誉称号。 张志林曾获“全国金融服务能手”、“全省优秀客户经理”荣誉称号。2003年至今,先后当选洱源县人大常委会常委和县政协常委。201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金融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铁骨铮铮践誓言 ——记洱源县凤羽镇起凤村党总支书记杜良 杜良,男,白族,1968年6月生,初中学历,中共党员,洱源县凤羽镇起凤村民委员会铁甲人,现任起凤村党总支书记。他25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本真与朴实,托起了一座共产党员为人民的永久丰碑! 2012年8月6日凌晨5时许,洱源县凤羽、炼铁等乡镇突降暴雨,引发特大型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导致凤羽镇铁甲村、炼铁乡新庄村等部分村庄房屋倒塌,造成2人死亡、40人受伤、12760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89亿元。出现断电、断路、断水、断通讯……10多万方的石块、泥沙,冲毁了房屋,掩埋了人畜,阻塞了河道…… 灾难发生时,正在村委会值班的杜良接到报告后,立即向镇防汛指挥部报告,安排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立即投入抢险。“快起来,发大水啦,赶快转移到高处……”,杜良一边冒着倾盆大雨挨家挨户把乡亲叫醒,一边紧急转移群众,看到小孩和走不动的老人,他迅速冲上前把他们背到安全地方。也顾不上家中的妻儿和年迈的老母,把全部时间和精力用在群众的搜救与转移上。“不知还有多少人被困在洪流淤泥中?救人,必须赶紧组织救人!”他迅速作出决定,争分夺秒,与暴雨争先,与洪水赛跑。洪水卷着泥浆不断涌来,泥沼越来越深。“救命!救命!”突然从凤头山下传来求救声,杜良用尽全身力气从淤泥中跋涉过去,只见村民赵恩坤和张品义被牢牢陷在齐胸的淤泥中动弹不得。没有工具,就用手不停地扒开流动的泥浆,并在随后赶到的抢险队员帮助下,大家合力将赵恩坤、张品义从泥沼中救出。 据统计,此次泥石流造成的损失达2.89亿元。但所幸的是,由于杜良等一大批党员干部及时有序开展救灾,现场紧急转移救出群众,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仅杜良一个人就救出老人和儿童20多人。杜良和村组干部对转移村民进行人数清点,结果是:全村222户,在家的676人中转移出了674人,不见2人。不见的2人中就有杜良82岁的老母亲。 在抢险救灾的几天里,杜良为配合抢险救灾工作一直没有合眼。当大家劝他休息一下时,他睁着红肿的双眼,用沙哑的声音说:“灾情还没有核实清楚,我怎么睡得着!” 8月8日下午,传来找到杜良母亲遗体的消息,杜良闻讯从灾民安置点急匆匆赶过去。哭喊着:“妈妈——妈妈——妈——,儿子来晚了,孩儿不孝……”他抱起母亲,用衣服轻轻拭去母亲脸上的泥沙,这位硬汉再也忍不住心底的悲痛,嚎啕痛哭起来。安放好母亲的遗体,杜良又离开家投入到抢险救灾队伍中。 灾难,可以冲毁农田、冲倒家园,却始终冲不垮铁骨铮铮的硬汉共产党员杜良一心为群众着想的诚挚之心。 灾害发生后,杜良把灾民的安危放在首位,舍小家顾大家,核查灾情,抢救财物,转移安置灾民,做群众思想工作,稳定群众情绪,及时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抢险救灾信心,积极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在恢复重建过程中,他根据上级提出“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健康过冬,春节前搬入新居”的工作要求,带领村组干部全身心投入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 经州县乡各级干部和灾区群众短短6个月的合力攻坚,以铁甲村为重点的“8·06”受灾群众于2013年2月3日前全部搬入新居,一个崭新的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初见雏形。杜良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科学的方法,克服一切困难,投入灾区新家园的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