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 第41期
作者:县委“活动”办 发布时间:2014-04-30 11:06:47 点击率:69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简 报
第41期
中共洱源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4月28日
Email:eysqbxcz@163.com
编者按:为更好地发挥中央和省委活动办《简报》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现将中央和省委活动办反映省(区、市)面上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和第一批活动深化整改情况的《简报》,反映州市、县、镇乡和街道教育实践活动有关做法、经验和问题等的《简报》摘选转印,供参考借鉴。 甘肃兰州市、贵州黔南州在真心听意见 听到真意见上下功夫 甘肃省兰州市、贵州省黔南州在听取群众意见工作中,坚持把“面对面”与“背靠背”、“个别听”与“集体谈”、“走访群众听”与“组织群众评”结合起来,确保听到真声音、收到真意见、发现真问题。 甘肃兰州市重点选取15个部门统筹听取意见 甘肃省兰州市坚持听意见、查问题、转作风从群众最为关注的部门和单位做起,确定15个部门由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直接组织征求意见工作,真心诚意听民声,不摭不掩找问题。 选准对象,将15个部门作为集中征求群众意见的重点部门。通过反复比对研判,兰州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发改委、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国土局、环保局、建设局、规划局、房产局、城管执法局、交通局、工商局、物价局、卫生局和食药局共15个部门,作为集中征求群众意见的重点部门。兰州市委认为,这15个部门都是群众最关注的“权力”部门、“强势”部门、“关键”部门,广泛征求群众对这些部门的意见,有利于选准改进作风、提升效能的突破点,用群众意见倒逼问题的发现和整改,最大限度地让群众满意。 精选样本,确保群众参与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坚持服务对象类型全覆盖,按照等差抽样、随机抽样、合并同类项的原则,从15个部门上报的5000多名服务对象中随机抽取3852人专场征求意见建议,从近郊四区按照每区150人的规模抽取600名市民代表对15个部门进行专场评议,按照关联部门参加问卷人数的15%确定无记名个别谈话人员,邀请6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民主评议。 精心组织,确保真正听到民声真实反映民意。征求意见工作在市委的领导下,由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具体实施,采取“五统一”的办法统筹组织实施,即统一确定参评对象、统一细化测评要素、统一组织测评大会、统一拟定谈话提纲、统一收集汇总意见,以真心实意的态度让群众愿提、敢提、真提意见。将15个部门服务对象及市民代表进行同类整合,分批开展民主评议,每场评议3至4个部门。评议后,由督导组和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组织人员随机抽选参加测评的代表,个别谈话听取意见。目前,共召开征求意见会17场,参加测评代表3852人,个别谈话516人,征求到“四风”方面意见建议3.5万多条,梳理归纳为649条。征求意见活动结束后,市委召开专题通报会,通报共性问题,书面反馈个性问题。活动全程邀请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和跟踪监督。 贵州黔南州分类施策破解听取意见难题 贵州省黔南州坚持领导带头、层层示范,结合实际分类施策,着力破解基层干部群众有意见没处说、不敢提、提不出的问题。 州级领导干部“体验民情”听意见。州级领导干部春节期间深入到贵州“背篼干部”精神发源地——长顺县敦操乡苦竹寨,脚走“背篼干部”背油背盐背药品进山入户的崎岖小道,耳听乡村干部讲述十年如一日用小小背篼承载服务群众重大使命的先进事迹。州级干部在村民家中,贴对联、拉家常、话发展,自己动真情,群众被感动,打开群众话匣,在群众意见中找到了愿意干上级看得见的事、忽视了最基层群众的期盼,下基层不沉底、进村不入户,对基层服务帮助少、不落地等突出问题。 县级领导干部“联片结亲”听意见。每名县级干部在所联系乡镇(街道)选择1户以上困难群众、1家以上困难企业(社会组织)等“结穷亲”,每月到“结亲”对象家中至少同吃同住同劳动1次,进一步增强基层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情感认同。通过请“亲戚”找问题、开方子,大家对存在的等待观望、不敢担当,拍脑瓜决策、想当然行动,工作底数不清、基层情况不明等突出问题,有了认识和警醒。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双联双评”听意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采取“双联双评”方式,即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党员、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员和群众评议党组织、党组织和群众评议党员,认真听取基层群众意见。评议党组织和党员工作以支部为单位进行,每半年开展一次。目前,全州共召开双联双评会200多次,梳理出意见800余条,反映集中的主要有决策不公开,基层干部在位不在岗、有事找不着人、“走读”现象严重,优亲厚友、办事不公,服务群众不上心、惠民政策执行不到位,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 执法监管部门窗口单位“一线评议”听意见。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以“服务群众?一线评议”为抓手,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把履职尽责、政务公开、工作作风、优质服务、勤政廉政等5个方面的服务公开承诺书“晒”出来,通过留言簿、意见箱、电子邮箱、举报电话、短信平台等5种渠道听取意见。分析汇总各单位一线评议情况,查找到了工作不实、履职不力,态度冷硬、纪律松散,滥用职权、方法简单,服务群众慢、办事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初步找准了反“四风”、改作风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 内蒙古开展全员调研走访直接听取群众意见 最近,内蒙古自治区下发通知,部署开展“大调研”、“大接访”行动,要求各级领导带头示范、党员干部全员参与,敞开大门走出去、扑下身子沉下去,深入村庄社区每户群众家里直接听取意见,力争把中央有关精神原原本本传下去、把群众心里意见要求真真切切摸上来。 一、坚持全员行动。要求各盟市在认真搞好“大学习”行动的基础上,指导各旗县(市、区)从3月下旬到4月上旬集中1周左右时间开展“大调研”、“大接访”行动,以苏木乡镇(街道)为单位,抽调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组成专门工作小组,深入嘎查村、社区开展调研走访工作,直接到群众中听取意见建议。重点听取群众对“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反映。坚持领导干部全程带头。联系盟市的自治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和联系旗县(市、区)的盟市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各自联系点调研指导工作,主持召开座谈会,走访干部群众,帮助联系点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联系苏木乡镇(街道)的旗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要亲自担任专门工作小组组长,带头听取意见、分析问题、推进整改。旗县(市、区)党委书记是开展调研走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党员干部全员参与。旗县(市、区)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组织所有机关党员干部都参与到调研走访工作中。各苏木乡镇(街道)专门工作小组统筹安排,每个嘎查村、社区都派驻一支工作队,逐门逐户调研走访,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实现嘎查村、社区家家户户全覆盖。调研走访期间,党员干部必须与群众同吃同住,在话冷暖、唠家常中增进感情、接受教育。 二、明确主要任务。调研走访的主要任务有4项。一是直接传达中央有关精神。通过发放宣传画、赠送口袋书、当面解读政策等形式,广泛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中央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搞好活动营造氛围、打牢基础。二是当面征求意见建议。“面对面”请群众“把脉”,着重听取群众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反映,着重听取群众对党员干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的意见建议。三是注重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变上访为下访,主动接触群众,加强沟通交流,针对征地拆迁、执法司法、教育医疗、涉农涉牧、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容易损害群众利益领域,集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四是着力解决生产生活问题。把调研走访与推进扶贫攻坚工程结合起来,积极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努力为困难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政策、信息、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注意帮助困难农牧民协调解决就医、子女入学及春耕备耕生产等问题。 三、认真听取意见。明确4项规定动作。一是座谈讨论。工作队要专门听取嘎查村、社区党组织汇报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和工作进展情况,召开全体党员、“两代表一委员”、村民或居民代表座谈会,传达中央精神,听取意见建议。二是入户走访。机关党员干部要逐门逐户调研走访,认真记好民情日记。三是问卷调查。向群众发放征求意见表,请群众对本地区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情况作出总体评价,并指出“四风”方面、损害群众利益方面、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方面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请户主签字确认,做好登记造册工作。四是分析解决。调研结束后,各工作组要对征求到的问题、意见、建议进行汇总,形成报告。旗县(市、区)党委要对调研走访中反映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梳理分析,看哪些是“四风”突出问题,哪些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哪些是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工作台账。能够立即解决的由带队领导组织力量马上解决;近期可以解决的列入专项整治任务;需要分年度解决的落实牵头领导和责任人,制定时间表和任务书;旗县(市、区)一时无法解决的,要提交盟市或自治区统筹解决,并指定专人向群众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 为了确保活动不搞形式、取得实效,自治区、盟市督导组对调研走访工作要进行专项督导。各工作组要严格工作纪律,一律在农牧户吃住,按标准结算伙食费,不准大吃大喝,不准接受礼品和土特产品,以好的作风做好听取群众意见工作。 山东省研究提出农村党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有关工作安排 编者按:为进一步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农村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现将山东省农村党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有关工作安排摘要编发,供参考借鉴。 一、开展一次集中整顿。活动开展前,乡镇(街道)党(工)委要对所辖村党组织逐一进行排查分析,摸清村党组织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原因,分门别类建立工作台账。根据排查情况,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一次集中整顿。对宗族宗教和黑恶势力干扰渗透严重、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混乱、社会治安问题和信访矛盾纠纷集中的村进行重点整顿。对班子不健全的抓紧配齐,对不能胜任现职的党组织书记尽快调整,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要选派“第一书记”兼任。 二、进行一次党员集中联系对接。村党组织要对外出务工和返乡回村的大中专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等中的党员,重点排查、逐人联系,讲明活动部署要求,落实其参加活动的党组织,并将本支部全体党员名册及参加活动的党组织上报乡镇(街道)党(工)委。 三、开展一次党员集中轮训。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具体安排,对所辖村全体党员进行集中轮训,每名党员参加学习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24学时。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规定学习书目等。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一是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围绕“怎样当好村干部、好党员”,给村党员干部上党课;二是通过乡镇(街道)党(工)委集中培训或党支部集中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规定书目;三是请县乡领导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等进行领学解读;四是邀请本地先进典型作报告、谈体会,针对村“两委”换届、农村信访、农村党风廉政中易发问题,开展案例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五是以“践行宗旨、服务群众”为主题,组织党员开展专题讨论。对文化程度低、年老体弱的党员,由村党支部结对帮学、送学上门,做到村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集中学习可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四、面对面听取一次意见。普遍建立村党员分片联户制度,上门走访听取群众意见;结合党员集中培训,听取广大党员意见。乡镇(街道)派出的督导员要会同村党组织做好意见收集汇总工作。乡镇(街道)党(工)委要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如实向村党组织反馈问题。 五、集中公开一次党务村务财务。6月底前,村党组织要对本届任期内的党务、村务、财务进行一次集中公开,晒账目、亮工作、听意见。党员、群众有疑义的,要及时作出解释说明;群众意见较大的,县乡党委要组织进行审计。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六、开好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召开。会前,村党组织班子成员之间、党员之间,要开展谈心交心、充分听取意见。会上,村党组织班子及成员要重点对照“有没有个人说了算,有没有与村民争利,有没有承诺的事不兑现,有没有办事不公道,有没有为亲友家族谋私利,有没有给钱给物才办事,有没有花集体的钱办私事,有没有公款吃喝,有没有办事花钱不公开,有没有不按要求发展党员”等,认真进行检查;普通党员要重点围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检查。村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要先召开班子成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乡镇(街道)党(工)委成员要参加所联系村的组织生活会。督导员要全程参加,并向乡镇(街道)党(工)委形成书面报告。 七、开展一次民主评议。结合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对村党组织班子和全体党员进行一次民主评议。评议可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部分群众代表参加。根据评议情况,研究提出加强班子建设、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的措施。 八、公开一次整改事项。根据对照检查情况和各方面意见建议,村党组织列出整改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整改措施、完成时限,认真整改;班子成员列出整改事项,党员作出整改承诺,向群众公开。村党组织集中解决1—2件群众普遍期待又能够解决的实际问题。村党组织要围绕规范民主议事、村务公开、发展党员等,制定务实管用的规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