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群众路线 坚持深入基层——关于对大、小南极自然村开展调研活动的报告
作者:张晓琼 发布时间:2015-01-05 10:29:03 点击率:42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性质的体现,也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干部作风、汇聚群众智慧力量的现实需要。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部署要求,丰源村委会对下辖的大、小南极两个山区自然村进行调研。本次调研活动在具体实施上做到了既“入身”又“入心”,在调研过程中走访了部分农户,看望困难老党员,听取了当前群众的心声,了解产业发展思路和当前群众生活面临的困难,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情民情:大、小南极自然村隶属于茈碧湖镇丰源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茈碧湖镇南部,距离丰源村委会18公里,距茈碧湖镇20公里,海拔2489米,国土面积共2067亩(大南极11065.6亩、小南极9608.4亩),其中林地8000亩,耕地面积308.4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气候立体、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滞后。
(二)产业发展及经济状况:主要产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种植洋芋、大白豆和发展山羊养殖成为该村主要经来源。
(三)文化卫生条件: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1197平方米,师资力量拥有教师7人,在校学生108人。无村医务室。
(四)基础设施现状:安装太阳能20户,一条土路连接至村委会,但都是沿山而走,坑洼不平,雨季存在路基塌方的安全隐患,车辆通行困难。农户住房以砖混房和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全村有拖拉机4辆、摩托车17辆。
(五)2014年工作重点:一是山区水利建设。2013年,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大、小南极各建成一座自来水抽水的洪水站,并在建成投入使用后,可供两个自然村90%的山地和农田灌溉。二是继续完善大南极的文化广场及小南极老年活动场所建设。三是将建成上南公路(上村至大、小南极),解决交通滞后的问题。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薄弱。该村属于典型的山区,坡陡地旱,立体型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由于连续的干旱和资金投入的不足,农业设施和水利设施建设相当滞后。该村至今无建成小水窖,农民灌溉主要采取胶管引水到田地的办法,但高昂的成本费用给农户带来严重的生活负担。
(二)交通滞后。通往该村的唯一一条村级公路,路面窄,弯道多,且没经过硬化,路况极差,遇到雨季基本无法正常通行。全村1的通村公路,由村民自发集资出工出力修建,因养护条件和资金有限,除农用车、摩托车能正常行驶外,其他运输车辆基本无法正常通行。该村没有设立车站和集贸市场,摩托车、农用车、微型车成为群众出行的交通工具,这产生了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而生产运输、建材搬运和粮食收获等工作基本处在人背马驮阶段。
(三)文化落后。该村唯一的小学仅7名教师,从教学条件来讲,环境较差,留不住高级教师人才,造成山村学生教育与城镇学生差距越拉越大。由于该村主要还是靠天收成,农业生产收益低,所以多数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造成了该村劳动力投入明显不足,生产难以发展,留守在家的儿童成长面临严峻挑战。
(四)产业发展失衡。种植业和畜牧业构成了该村的主要的产业结构。在种植业方面,绝大部分农户都是种植洋芋和大白豆等作物,经济价值较低,更无管理技术,造成重数量轻质量,从而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养殖业方面,目前该村山羊养殖只有中小规模养殖户8户,无养殖大户,没有形成规模,没有起到致富、引路的示范作用。
三、对策及建议
(一)夯实“两支队伍”,固强农村发展基层组织。一方面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要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拨村级干部,切实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拨到村委会干部中来,把敢于牺牲奉献精神、敢于真抓实干的能人选拔到村委会班子中来。另一方面是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要培养“致富能力强、帮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提升党员干部自身文明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干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二)完善基础设置,改善村民生活基本条件。一是要改善交通出行条件。作为两个自然村唯一一条通向外界的村级公路,尽管投入大,施工难,但需要确实纳入规划,整合资金,进行修善养护和路面硬化工作,确保全村群众出行方便和安全。另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好人畜饮水问题,要结合山区地势特征,建设小水窖、配套完善自来水饮用工程,确保饮用水安全。
(三)加快产业发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要结合该村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山羊养殖产业,还要抓好、落实植树造林的任务,把遭到破坏的植被恢复,不仅改善自然环境,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在植树成林的过程中,可以将果木替代作物,提高作物的经济价值,同时发展“林下养殖”,作为畜牧养殖产业来抓,既得到环保的实惠又可以发展经济,一举两得。但是,推进产业发展也需要政府要对规模化进行扶持,要从资金、技术、力量等方面给予帮助,加强现场培训,指导好管理方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四)加强正面引导,调动群众脱贫困致富积极性。要加强对群众的正面宣传,引导群众妥善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外出务工与自身创业的关系,使其摈弃“小富即安”的错误认识,转变发展意识和观念,调动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使广大群众真正富裕起来。(茈碧湖镇丰源村委会大学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