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狠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6-23 14:40:13 点击率:61
洱源县狠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
洱源县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硬任务,纳入整个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一抓到底。各村(社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推动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工程的新路子,村集体经济有一定发展,提高了村(社区)党组织“有钱办事”的能力,农村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
(一)狠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村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我县按照“一好双强”(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原则,把优秀党员、优秀人才选入村“两委”班子,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齐配强村“两委”班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在日常工作中,我县不断加强对村级组织开展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县级挂钩联系部门、领导切实发挥好指导帮助作用,帮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发展思路,争取项目、资金,对村“两委”班子进行集中培训,组织村干部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参观考察,学习借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通过狠抓村“两委”建设,加大村级组织的支持帮助力度,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思想得到了强化和统一,发展能力和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二)盘活村集体资源性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我县在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指导各镇乡、村结合实际对集体所属的闲置土地、闲置资产等资源,通过指导个别村采取以实物投资、合作开发、外包租赁等方式, 积极实施项目开发,兴办各类集体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固定资产的有效利用,不断增强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如凤羽镇凤翔村委会,对铺面、房屋进行出让租赁,增加村集体收入10000多元,还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农技组织等合作,大力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高效农业,推动集体经济的总体扩张。目前仅凤羽镇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家,涉及苗木栽培、核桃种植、乳牛养殖、油菜种植等产业,共有1000多户农户参加各类合作经济组织,3000户农户因此受益 。
(三)多方帮扶,提供政策资金支持,鼓励农村党员创业致富。按照“包扶到底”的原则,县、镇(乡)各部门根据各自工作性质,发挥本部门专长,积极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出资出力出策略,全力帮扶。一是提供资金支持,着力解决党员创业资金瓶颈问题,通过小额扶贫贷款等方式切实帮助有创业条件和能力但缺乏创业资金的党员创业兴业。二是强化技术培训,以党校和产业基地为依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创业型党员。三是实施结对帮扶,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技人员结对帮扶创业党员,为党员创业在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提供跟踪服务。四是加强指导服务,优化党员创业环境,通过实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形式,积极开展技术援助,协调解决资金,传授管理经验,满足党员创业需要。
(四)加强农村集体固定资产管理。由于我县以往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存在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大部分固定资产尽管都采取了承包方式,但由于承包合同不规范,承包费偏低,折损补偿责任不明确,承包者只管使用不注意集体固定资产的维护,发包者(村集体)也不计成本,不关心折损,不进行折旧提取,因此集体固定资产贬值较快。针对以上情况,我县进一步加大了对村级集体固定资产的管理,在县、镇(乡)的指导帮助下,各村都注重加强价值形态的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搞承包或租赁时,在要求承包租赁者维护好集体固定资产的同时,部分镇乡还建立了村集体固定资产折旧制度,每年从收取的承包费或租赁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折旧费,以保持固定资产的原价值形态,防止集体资产流失。